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7月份CPI同比涨幅略有扩大,PPI同比涨幅继续回落!

7月份CPI同比涨幅略有扩大,PPI同比涨幅继续回落

时间:2025-07-09 02:15:46 来源:残编断简网 作者:娱乐 阅读:831次

2022年7月份CPI同比涨幅略有扩大 PPI同比涨幅继续回落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2年7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2年7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月份有扩对此,同同比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比涨

一、幅略CPI环比上涨,涨幅同比涨幅略有扩大

7月份,继续受猪肉、回落鲜菜等食品价格上涨及季节性因素影响,月份有扩CPI环比由平转涨,同同比同比涨幅略有扩大。比涨

从环比看,幅略CPI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5%。涨幅其中,继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1.6%转为上涨3.0%,回落影响CPI上涨约0.53个百分点。月份有扩食品中,受前期生猪产能去化效应逐步显现、部分养殖户压栏惜售和消费需求恢复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上涨25.6%;受多地持续高温天气影响,鲜菜价格由上月下降9.2%转为上涨10.3%,涨幅高于季节性;鲜果大量上市,价格下降3.8%。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0.1%,影响CPI下降约0.07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3.4%和3.6%;受暑期出行增多影响,飞机票、宾馆住宿、交通工具租赁费和旅游价格分别上涨6.1%、5.0%、4.3%和3.5%。

从同比看,CPI上涨2.7%,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3%,涨幅比上月扩大3.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12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由上月下降6.0%转为上涨20.2%;鲜果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16.9%和12.9%;粮食、禽肉、鸡蛋和食用植物油价格涨幅在3.4%—7.4%之间。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56个百分点。其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上涨24.6%、26.7%和22.4%,涨幅均有回落。

据测算,在7月份2.7%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9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8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二、PPI环比下降,同比涨幅继续回落

7月份,受国际国内等多因素影响,工业品价格整体下行,全国PPI环比由平转降,同比涨幅继续回落。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1.3%。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7%,降幅扩大1.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2%,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原油、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带动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下降,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2.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2.0%,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1.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6.0%。另外,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6.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1.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下降1.1%,降幅均有所扩大。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由上月上涨0.8%转为下降2.1%。

从同比看,PPI上涨4.2%,涨幅比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0%,涨幅回落2.5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7%,涨幅与上月相同。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35个,比上月减少2个。主要行业中,价格涨幅回落的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上涨20.7%,回落10.7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涨43.9%,回落10.5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1.9%,回落6.3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28.6%,回落6.1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涨10.6%,回落3.2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9.5%,降幅扩大5.8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上涨6.8%,涨幅扩大1.2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7月份4.2%的P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3.2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0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 刘畊宏入淘,虚晃一枪?
  • 提供“一站式”养老投资服务,中银基金旗下个人养老金产品Y份额开通申购
  • 我国新一代载人登月火箭预计2030年前完成研制
  • 消息称美监管机构或对微软687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提起反垄断诉讼
  • 刘强东发全员信:京东副总监以上高管降薪10%-20%,职位越高降得越多
  • 青海:藏羊产业渐成增收黄金产业
  • 新国展轻症方舱医院已启用
  • 联合国报告:中国数字农业实践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推荐内容
  • 环球时报社评:美方应准确理解中国防长的“硬话”
  • “黑五”来袭 哪家科技公司有望成大赢家?
  • 波兰就对德国二战索赔事宜向欧盟、北约、欧洲委员会国家发出外交照会
  • 南京:11月26日0时起至30日24时在全市各区连续5天每天开展区域性核酸检测
  • 稻盛和夫,日本最后一个“经营之神”落幕
  • 中邮科技摆脱实控人业绩依赖背后:毛利率持续下滑,研发投入落后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