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京报快评:控诉家暴的余秀华,不该被冷嘲热讽!

新京报快评:控诉家暴的余秀华,不该被冷嘲热讽

时间:2025-07-08 15:45:50 来源:残编断简网 作者:热点 阅读:723次

原标题 控诉家暴的新京余秀华,不该被冷嘲热讽 | 新京报快评

任何一场不被看好的报快暴爱情,或者不被祝福的评控婚姻,从来都不是余秀家暴的理由,更不是该被遭遇家暴后被冷嘲热讽的原因。

7月6日晚,冷嘲余秀华发微博称被家暴,热讽被抽了上百个耳光。新京目前该微博已删除。报快暴截图来自微博@余秀华

文 | 刘昀昀

近日,评控诗人余秀华在微博发文称,余秀遭小14岁的该被伴侣杨某家暴,曾被抽上百个耳光。冷嘲7日凌晨,热讽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新京她害怕杨某天亮来找她,并声称“我要出去躲躲,不出去的话会被打死。”

余秀华自述被家暴的消息一出,便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自2015年凭借一系列爱情诗成名后,余秀华的名字便伴随着不少争议活跃在舆论场上。她发表新诗集、离婚、表白被拒、恋爱等等,都被置于公共讨论的框架下,一再成为舆论焦点。

此次家暴风波中,很多人纷纷表示“心疼余秀华”,并鼓励支持她拿起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可以看到,网友们的同情背后,也是在表达对家暴的零容忍态度。网友关注余秀华家暴风波,是希望此事能得到一个妥善的解决。

但在同情声之外,也有一些质疑余秀华的声音,甚至以冷眼旁观的嘲讽态度看待这次的家暴风波。

余秀华的“出场”,确实总是伴随着不小的争议。她从一个行动不便的脑瘫患者,到成为大众所关注的诗人,身上总是围绕着关于“爱情与欲望”“残疾人和正常人”的讨论。尤其是,今年已经46岁的余秀华,依旧勇敢地、义无反顾地追逐爱情。这样的向往,在部分人眼中成了“另类”。

如今,这个追逐爱情的“大龄女人”疑似遭遇家暴,便成了一些人的“笑柄”,好似她的爱情本就是一场可以预料到结局的闹剧。

▲余秀华。图片来自微博@余秀华

一个书写爱情的诗人,没有拥有令人艳羡的爱情,这并不可笑,也不是供人闲聊的谈资。必须得说明的是,任何一场不被看好的爱情,或者不被祝福的婚姻,从来都不是家暴的理由,更不是遭遇家暴后被冷嘲热讽的原因。

7月6日夜里,余秀华在微博上说,“我这一生,走得实在辛苦”。她走到今日,个中艰辛可想而知。经历苦难的余秀华,依旧向往爱情的余秀华,实在不该被嘲讽。

大胆说出自身的渴望,勇敢地去追寻,本就是个体的正当诉求。也正因此,无论是余秀华义无反顾地奔向曾经相爱的男友,还是自述被家暴的遭遇,都应该得到正视。每个人都拥有享受爱情、婚姻的权利,同样拥有保护自身生命健康、不被家暴的权利。

目前,当地妇联回应余秀华家暴风波,称她情绪稳定,暂无其他诉求,将与她保持联系。家暴是否属实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调查,但在这件事情中,余秀华理应被尊重。

家暴并不是一个私人话题,对当事人的嘲讽更不是一种私人情绪,尤其是当其出现在公共讨论的空间时,无疑将对当事人造成进一步的伤害。而从更广泛的层面来看,这种嘲讽与看热闹的心态,不仅仅是对余秀华的伤害,更是对家暴的纵容。

面对家暴,《婚姻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但更多的时候,其仍然需要道德上的约束。社会层面应该形成一种对家暴谴责、制止的声音,才能最大程度消灭家暴的种子。

每一个勇敢追求爱的人,都应该被尊重;每一次家暴的行为,都需要被严肃制止。余秀华疑似被家暴风波中,跳出个体悲剧遭遇,关注保障被家暴者的群体权益,或许才是更高的价值所在,而不应该用冷嘲热讽遮蔽了事件的本质。

撰稿 / 新京报评论员 刘昀昀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 今年已有近50城放松楼市限购 需求端宽松政策加速出台
  • 小米11系列售后服务新政发布
  • 午评:北向资金净买入130.89亿元 沪股通净买入65.54亿元
  • 一天大跌近15%,特一转债玩“蹦极”,正股股价跌逾3%
  • 当手机从“潘多拉魔盒”变为记录学习的工具 学习博主站在流量的风口
  • 广州海珠区调整部分区域疫情防控措施: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 中生代基金经理崛起,中银基金斩获“金基金”奖
  • 通胀拐点?华尔街很谨慎
推荐内容
  • 截至今年10月末,国家开发银行在东盟国家发放贷款506亿美元
  • 华熙生物赵燕:“读、写、改”是合成生物的三大要素
  • 碳酸锂逼近60万元/吨 上市公司加速布局  专家称谨防价格回调风险
  • 上市公司频频参与设立私募基金 投资青睐先进制造业
  • 湖北发布“稳增长18条”:支持企业开首店办首秀,再发5000万专项消费券
  • 券商“分饰多角”  混合做市制度落地条件日臻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