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证券时报:宽松货币政策下的一个完整经济周期——基于欧美经济的观察!

证券时报:宽松货币政策下的一个完整经济周期——基于欧美经济的观察

时间:2025-07-09 00:06:16 来源:残编断简网 作者:热点 阅读:403次

【和而不同】

随着物价的证券政策整经上涨,人们不得不重新回归到原有的时报“投资/消费”比例上去。

韩和元

当中央银行印制新的宽松货币从而提高货币发行量(现在通过降息与下调准备金率都可以实现,更不用说量化宽松了)并把它投向商业领域时,货币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个完观察正如密西西比泡沫的总导演约翰·劳在其1705年出版的《论货币和贸易》一书里所供认的——扩大货币供给量首先能够降低利率。

接下来的济周济情况是,商人被银行的期基通货膨胀误导了,他们误以为银行体系的于欧储蓄资金要高于它实际的数量。于是美经他们开始大量借入这些便宜的资金。

但人们对未来经济形势发展的证券政策整经不确定性判断,强化了他们的时报储蓄诉求,同时货币传导也存在着明显的宽松时滞影响。这也决定了货币供给的货币增长,很难在短时间内传递总需求,个完观察特别是济周济日常的消费需求。

也正因如此,货币主要流通于人们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很难在短时间内上升。这时要想让货币市场重新恢复均衡,只有通过包括股票和房地产行业在内的风险资产价格上升来实现。

在这样的环境下,当银行供给的资金增加时,商人便拿着他们新得来的便宜资金,从日常的消费品行业向资本商品行业转移,向需要“更为长期的生产过程”领域进行投资,特别是像股票、房地产这样的“高级生产领域”。

但这些货币却带有某种黏性,就如周其仁教授所做的论述:“新增的货币投放到经济与市场后,像具有黏性的蜂蜜一般,在流淌的过程中可能在某一位置鼓起一个包来,然后再慢慢变平。这意味着,那些被释放出来的货币,会以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种类的资产或商品之间漫游,结果就在一定时间内,改变了不同种类的资产或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

正是货币的这种黏性,决定了新的货币必然会从商业贷款人手中,渗透到生产的各环节中来。面对货币供给增长的冲击,我们将看到这样一种经济运行的境况:

商人们从银行拿到大量的便宜资金,投向了房地产业和股票市场。这样一来以股票、房地产为代表的,远离消费者的高级生产领域的风险资产价格开始上升,而那些在资本市场募集到资金的企业,也将扩大它的产能。

譬如房地产开发商为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兴建更多的房子,这又必然会带动它上下游的相应产业。如此,在该领域资产价格上涨的直接带动下,经济开始加速增长。新的货币也将在风险资产价格的上涨中,从商业贷款人手中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如募集到资金的企业必然会扩大产能,这必然会形成用工、用地的需求。这时,这种需求就会以工资、房租的形式,传导到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来。于是经济开始从复苏步入繁荣,随着就业形势的好转、工资的增长,人们的日常消费需求得到恢复,食物价格和出行成本也开始慢慢上涨。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为了应对通货膨胀,不得不重新回归到原有的“投资/消费”比例。也就是人们将不得不减少投资支出,增加其在消费上的支出。但可惜的是,这个时点上的商人们,却受到银行信用扩张的误导,把钱都放在了股票、房地产等高级的资本商品里面了。

而这类商品的生产要得以顺利维持,就必须伴随着较低的时间偏好——也就是人们现在对消费的兴趣还不是很强烈。问题是,以投资/消费比值为尺度的时间偏好已经不随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而上涨了,一方面人们需要更多的钱去应付日益高涨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利率开始上涨。这样一来,那些高级生产领域的商业投资,因为缺乏新资金的加入和资金成本的上涨而难以为继,也就愈发显得多余而浪费,商人显然受到信贷扩张的误导而作了太多错误选择。

由此而来的结果是,“繁荣”会随之停止,“危机”也会不期而至了。按照笔者2006年在《酝酿中的全球经济危机——格林斯潘给我们的遗产》一文的表述来说就是:“信贷不可能永远无限制地扩张下去,一旦信贷收缩,那些本来不应该投资、消费的项目就会无以为继,结果就是衰退,就是失业,就是经济的全面危机”。

随着物价的上涨,人们不得不重新回归到原有的“投资/消费”比例上去。这样,货币的需求,会从高级生产领域转移到低级生产领域的日常消费上来。这种转移的直接结果是风险资产价格下降。由于货币和风险资产市场调节速度要快于实体经济调节速度,风险资产价格通常会出现超调。历史上的每次由繁荣逆转为萧条,事实上无不遵循着这一规律。

(作者系广州经济学者)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数字化赋能 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外贸数字化转型发展研讨会近日在京召开
  • 五矿资源澳洲矿山人员失踪被迫暂停运营 一个月内海外两座矿山停产!
  • 中国国航1月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上升38.4% 环比上升96.1%
  • 游戏股早盘全线走高 禅游科技及心动公司均涨超8%
  • 美国8月ISM制造业徘徊于两年多低位,价格指数五连跌,通胀压力大减
  • 市场分析:高通胀短期难以改善!美联储加息进程或远未结束
  • 不必为巴菲特大幅减持台积电 大惊小怪
  • 微盟集团涨超5% 高盛看好并将目标价上调至6.90港元
推荐内容
  • 小康人寿连亏12年:因噱头营销风险被通报后,又有2款产品被叫停
  • 2023投资硬核参考!华泰证券“涨乐·ETF策略周”:看多2023年A股市场,港股迎来向上周期
  • 2023年上海市外汇管理工作会议召开
  • 募投项目可以变脸但别忽悠
  • 上海市进一步加强来沪返沪人员健康管理
  • 本季度特斯拉Model Y据悉已在美国售罄,受降价和税收抵免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