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直击线上校企对接:疫情下环保产业人才供需有新变化!

直击线上校企对接:疫情下环保产业人才供需有新变化

时间:2025-07-08 05:47:30 来源:残编断简网 作者:娱乐 阅读:357次

“双碳”战略、直击高质量发展……一系列新变化和新要求,线上校企下环需有新变促使环保产业人才供需也发生了改变。对接

在今天(6月23日)举办的疫情业人“送人才、送服务、保产稳经济、才供稳就业”专题会员日直播活动上,直击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郭承站表示,线上校企下环需有新变生态环保产业正处于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对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疫情业人关键时期,需要管理、保产法律、才供信息、直击遥感等在内的线上校企下环需有新变方方面面的学科复合型人才。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提供的对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生态环保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2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总数的0.43%。

“双碳”战略催生新需求

这场直播邀请了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以及多家环保企业参与。

郭承站透露,2021年以来,北京、河北、辽宁、山东等地环保产业协会与当地高校共同建设生态环保产业教育培训基地,对接环保企业,超过10万名大学毕业生就业。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席劲瑛介绍,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近几年毕业生出国深造的比例减少,更多毕业生选择在国内就业或继续深造。另外,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双碳”战略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到能源、建筑、金融等行业或国际组织中从事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等相关工作,大大拓宽了毕业生就业领域。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第一所环保类职业院校,有在校学生10283人。该学院院长刘益贵介绍,从202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落实去向单位前三的行业依次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建筑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021届毕业生主要落实毕业去向的省份主要为湖南、广东、浙江;吸纳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城市分别是长沙、深圳、广州、株洲、岳阳等。

刘益贵透露,该院2022届毕业生共3825人,其中,环保大类毕业生1800余人。截至目前,学院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近80%。生态环保产业正处于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图为一家污水处理厂。摄影/章轲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今年有2022届毕业生3676人。“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就业形势严峻复杂。”该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李忠君介绍,今年以来,学院持续组织就业双选会、企业宣讲会,帮助毕业生深造或就业创业。

环保企业用人更趋多样化

第一财经记者从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了解到,举办校企对接直播活动的消息发出后,短短几天,一批环保企业就发来了用人计划:

(688066.SH)计划招聘大学生600余人、(300887.SZ)计划招聘500余人、(300203.SZ)计划招聘大学生300余人……

“我们每年都会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500人左右,今年到目前为止已招聘了300多人。”谱尼测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敬宁说。

今年,在环保企业层面,对人才的招聘和需求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对接会上,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招聘经理白松涛称,该企业除了在环保咨询设计类、测绘调查类需要人才外,在感知信息处理、地理时空大数据、智慧城市、地理信息服务自主可控技术、无人机技术研究、系统研制及应用推广等领域,也都需要优秀高端人才加入。

人力总监王月介绍,该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旺盛,尤其是营销、工程、生产、技术类岗位。

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行政总监伍芸昕介绍,该企业2022年招聘的不仅有水处理、废气治理、土壤治理、智慧环保、装备研发等岗位人才,对项目管理、营销等方面的人才也有需求。

跟其他企业一样,伍芸昕也拿出了一揽子吸引人才的政策,包括日常激励、绩效激励、工程技术研发类激励、股权激励。针对高校毕业生担心进入企业后无法继续深造的担忧,伍芸昕介绍,企业制定了“人才梯队培养:鹰计划”,还与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

“按照经开区人才政策,有项目扶持资金60-1000万元,购房补贴5-200万元,补贴退还15%,还有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科研经费、生活补贴等优惠条件。”伍芸昕说。

白松涛介绍,该公司对应届毕业生“下手”早。“2021年7月以来,我们先后安排200多位应届生集中培训,由公司高管亲自授课,制定专门的培养计划。下个月,我们将迎来500多位新生力量,为公司的高速、高质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 伯克希尔11月17日卖出322.5万股比亚迪H股 价值6.3亿港元
  • 上游硅料走势坚挺 光伏组件股要过段苦日子
  • 审批时间:0.5天!北京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告知承诺制落地
  • 企业如何防范管理汇率风险?收下外汇局 “参考指南”
  • 夯实金融创新“数字底座” 助推“数字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 三大航大手笔购入空客新飞机,订单总数近300架
  • 权益类基金半年成绩单:万家基金占前四  明星基金吊车尾
  • 财联社时评:牌照并不是“智能投顾”最大的问题
推荐内容
  • 工信部翁啟文:探索设立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信贷保证保险
  • 企业如何防范管理汇率风险?收下外汇局 “参考指南”
  • 联合精密上市,深耕压缩机零部件,尽享家电发展红利
  • 专业人气第一!高考季“学医热”急速回升,“日不落行业”为何时冷时热?
  • 全国首个规范租房的地方性法规实施!北京今起租房需网签,租金可调控
  • 泽连斯基:每月打钱50亿美元,不然俄与西方终将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