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美媒:疫情巩固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的地位!

美媒:疫情巩固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的地位

时间:2025-07-07 20:21:15 来源:残编断简网 作者:知识 阅读:395次

《华尔街日报》网站8月21日文章,美媒原题:疫情巩固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的疫情地位 尽管西方国家正在讨论减少对中国工厂的依赖,但过去两年来中国进一步巩固其作为世界主导性制成品供应方的巩固地位。虽然随着新冠肺炎大流行的中国作为制造影响逐渐减退,中国在全球市场上继续摧城拔寨的世界势头或将有所放缓,但该趋势仍凸显要与世界上最大的大国的地工厂脱离关系何其艰难。这种在政策圈广为人知的美媒“脱钩”正变得尤其具有挑战性,因为中国工厂正将其业务范围扩展到芯片、疫情智能手机等较高端的巩固产品,以及电动汽车和绿色能源等新技术领域。中国作为制造

出于对从国家安全到全球供应链脆弱性等问题的世界担忧,美国及其盟友越发警惕对中国的大国的地依赖。中国认为这些担忧毫无理由,美媒但也有自己需要与西方放松联系的疫情理由,即应对一种长期挑战:摆脱在其看来对西方市场的巩固过度依赖,转向更依赖国内支出以将其经济推向新的高度。

目前,由于中国经济受到新冠肺炎防疫方式以及房地产去泡沫化的影响,中国的出口热潮可能正为其经济增长提供短期支撑。疫情期间,中国在全球商品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从2019年的13%增至2021年底的15%。在此期间,其主要竞争对手的全球出口商品份额呈现萎缩趋势:德日美的份额分别从7.8%、3.7%和8.6%降至7.3%、3.4%和7.9%。

中国迅速走出疫情初期的冲击,助其工厂在供应西方需求猛增的商品方面获得优势:口罩和试剂盒等低成本医疗设备、计算机外围设备等消费品以及西方员工在长期居家办公期间所需的健身装备等。美国和其他发达经济体的政府为帮助工薪族度过疫情采取的慷慨纾困措施,进一步大力推动西方增加支出。纷至沓来的订单令中国工厂应接不暇,中国在主要出口产品中份额不断上升。

与经济学家预测的放缓恰恰相反,尽管全球经济面临飙升的通胀、(美联储)加息和俄乌冲突等不利因素,2022年中国依然保持出口热潮。这与价格不无关系。随着通胀席卷全球,消费品成本上升,因此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出口额明显上升。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6月中国出口额同比增长22%。贸易量仅增5.5%。即便如此,海外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仍高于许多经济学家的预期,尤其是来自美欧地区与中国亚洲邻国的需求。

长期趋势也在发挥作用。近年来,中国一直在更先进和更高价值的制成品领域稳步增加市场份额,例如资本货物、车辆、发动机和重型机械等。伦敦研究机构TS Lombard的中国与亚洲研究负责人格林表示,这有助于解释中国为何正在蚕食德国等国向来擅长制造与出口的产品的市场份额。中国企业还正在那些未来几年有望占据更大全球贸易份额的新行业开拓小众市场。例如,今年上半年中国的光伏产品出口总额飙升至259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在电动汽车销售的助推下,7月中国的汽车出口量创下约29万辆的月度新高。

美国已与中国发生一定程度的“脱钩”。近年来,随着关税影响一些商品(贸易),以及部分企业寻求通过在越南等国设厂来降低对华依赖,中国在美国总进口中的占比有所下降。美国当局也以安全担忧为由主动寻求在技术等领域与中国“脱钩”。然而,鉴于中国的巨大经济影响力及其在全球贸易体系中既是买方也是卖方的至关重要性,对较小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来说,想要听从美国怂恿以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将会难得多。“美国正与地理作斗争,正与经济引力作斗争。”格林如是说。(作者杰森·道格拉斯等,王会聪译)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危机迫在眉睫!欧盟拟进一步升级政策工具包 加大力度控制能源价格
  • 俄称愿同乌克兰美国等开展对话恢复谈判,外交部:中方欢迎
  • 市值跌破2900亿,两大短板困扰海天味业
  • 迎来最低增速周期,亚马逊财报释放云计算市场悲观信号
  • 国家卫健委: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
  • 美国三季度GDP年化环比增长2.6%,经济学家称不可持续
  • 博时基金:A股大幅回调 适当关注信创板块
  • 南昌11月起将全面下架停售槟榔,目前仍有商家售卖
推荐内容
  • 稳楼市,央行、银保监会再次发声!信息量大
  • 机构: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9%至2.98亿部
  • “炒房神话”终结 揭开南京“倒挂盘”消失之谜
  • 安倍昭惠要“出山”?
  • 上半年西安高新区优势主导产业快速发展 新能源汽车产值增长600%
  • 多组数据表明经济韧性,国常会落实三大举措护航经济向好,促消费恢复成经济拉动主力,专家第一时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