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环球时报社评:要对华搞“批评性对话”,傲慢还是自卑?!

环球时报社评:要对华搞“批评性对话”,傲慢还是自卑?

时间:2025-07-09 05:31:41 来源:残编断简网 作者:热点 阅读:955次

原标题 社评:要对华搞“批评性对话”,环球还自傲慢还是时报社评自卑?

“德国之声”网站5月31日有一篇题为《与中国保持批评性对话比以往更重要》的评论文章,主体内容还是对华对话就所谓“新疆人权问题”发一些陈词滥调,不值一读。搞批但标题提炼出的评性“批评性对话”这个词颇为耐人寻味,它事实上也是傲慢过去这些年来,美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的环球还自主要沟通态度。

在多数情况下,时报社评这是对华对话美西方精英内心优越感的不自觉流露。但现在被他们有意识地提出来,搞批并推崇为与中国打交道的评性“有效方式”,这就不仅是傲慢“傲慢与偏见”能简单解释得了的。虽然之前没有明确说出来,环球还自但现实层面,时报社评美西方国家的对华对话确正在践行、强化与中国的所谓“批评性对话”。剥开包装就能看到,这已成为美西方对华战略博弈的一种手段或者武器,换句话说,就是要打着“对话”的幌子找中国“训话”。

在国际交往中,意见不一致的情况是常有的,表达不同的看法甚至直言不讳地提出批评都无可厚非。问题是,平等对话不能设立一个你高我低的价值前提,不能是单向的规训或指责。美西方的“批评性对话”是居高临下的,暗含的逻辑是,只有他们才拥有评判是非对错的能力、资格和权力。这意味着在“对话”之前,一方就占据了道德高地;“对话”还没开始,就构成了对其他国家在发展水平和道德形象上的矮化。

殖民主义早已成为过街老鼠,但以西方为中心的权力结构和思维方式却没有完全消失。殖民主义被巧妙移植到各个方面,潜伏在西方的政治语言、交往方式中。美西方一些精英,带着强烈的文明优越感,把非西方国家当成等待“认证”的考生。他们手里拿着意识形态教鞭,走上讲台监考、判卷,再根据这些国家的“表现”给出ABC的不同评级,判定考生是否及格。至于判分的标准,则是由美西方根据自己的历史社会形态描出来的,“西方中心论”是所有考卷中的唯一正确答案。

在他们眼里,只有西方的才是正确的、文明的、先进的,而与他们有所不同的,就被打入“邪门歪道”,是野蛮的、落后的。他们强行造出“文明”与“野蛮”的对立,并在这个虚构的前提下,把其他国家的不同实践贴上道德标签,试图从形象上对他们进行矮化,进而实现随心所欲的“降维打击”。正因如此,他们才肆无忌惮地编造新疆“种族灭绝”的谎言,才大言不惭地叫嚣要用各种手段“惩罚中国”,才丧心病狂地威胁把中国“炸回石器时代”。

有时候,傲慢是一种妄自尊大;有时候,傲慢也是一种深度自卑。面对包括中国在内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和自身的麻烦不断,美西方国家越来越力不从心,面对新兴市场国家与其不断缩小的差距,想继续保持“绝对优势”的他们,不得不多拿几块“人权”“民主”的砖头往脚底下塞。他们之所以对对话中的“高低差”如此敏感,也是感受到以往所掌握的绝对优势如今已不存在,所以要更加刻意地凸显话语权,保持其背后的旧权力结构,这甚至成为他们的下意识反应。

即便在人权、民主领域,美西方也日益沦为差等生,依靠踮脚装个儿、对人比划拳头来彰显“尊严”,这样的美西方在其他国家看来其实很好笑。美西方的自信正在出现崩塌,其大背景正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深入人心,以及发展中国家权利意识的觉醒。时至今日,倘若还想搞殖民主义那一套,还想玩弄意识形态霸权,甚至想像拉牲畜一样把别国牵着鼻子走,如果不听话就再给两鞭子,任何一个有民族自尊和独立自主意识的国家,都不会吃这一套。

回到“批评性对话”上,中国从来不怕批评,但坚决反对强权。时代已经变了,美西方精英应该学会平等、懂得尊重。对话是必要的,我们欢迎“建设性对话”,不赞成所谓“批评性对话”。我们还要提醒,居高临下的姿态是很危险的,因为离地面越远,就可能摔得越重。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醴陵的这则免费停车通告还算数吗?国企声明:原通告有效
  • 拜登考虑再释放1.8亿桶石油储备,WTI原油大跌5%
  • 新增排查7地4航班3列车!重庆疾控最新提示
  • 卓创资讯:原油震荡上涨 本轮成品油零售限价将遇“七连涨”
  • 覆盖上万家医疗机构 长三角医保一体化举措持续上新
  • 上海:诚恳接受批评,全力做好市民生活服务保障
  • 郁亮:有利于市场稳定的政策措施正在不断出台
  • 靠“教育”吃“教育”,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原副书记肖志华被双开
推荐内容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2145+25754”
  • 比特币炙手可热 美股加密版块却跌跌不休
  • 上汽大众上海工厂周四起将部分停产
  • 8000亿元!水利投资再迎政策暖风,概念股发力在即
  • 新能源行业上半年过得如何?电池厂回暖、整车厂毛利率受影响
  • 上海昨日新增355例本土确诊病例和5298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