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磅经济数据前瞻:稳增长加力,5月各项经济指标反弹可期!

重磅经济数据前瞻:稳增长加力,5月各项经济指标反弹可期

时间:2025-07-08 15:57:57 来源:残编断简网 作者:焦点 阅读:156次

从已经发布的重磅指标社融信贷、进出口等数据来看,经济经济经济回暖迹象明显。数据

4月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前瞻多项经济数据放缓。稳增5月各项经济指标是长加否筑底企稳,成为判断二季度及下半年经济走势的力月关键。

国家统计局将于15日召开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并对外发布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各项业内预计,反弹随着部分受疫情影响的可期地区逐渐复工复产、供应链逐步畅通,重磅指标5月中国经济将反弹,经济经济工业、数据消费、前瞻投资等经济指标降幅或收窄。稳增而从已经发布的社融信贷、进出口等数据来看,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多位专家分析,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措施的逐步落地,将充分改善当前市场主体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和预期,也会加快受疫情影响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和修复。中国经济的“至暗时刻”可能已经过去,经济将逐步企稳回升,当前政策力度与落实情况颇为关键。

金融外贸数据超预期

第一财经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6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49.78,较上个月显著回升。经济学家们认为,受海外不确定性增加和国内疫情反复的影响,5月经济增长压力较大,但随着稳增长政策不断发力,经济将很快改善回归正常。

从已经发布的制造业PMI、社融信贷、进出口数据来看,经济回暖迹象明显。从先行指标来看,2022年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6%,较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调查的21个行业中,PMI位于扩张区间的行业由上月的9个增加至12个,制造业景气面呈现积极变化。PMI指数回升表明疫情影响明显减弱,稳增长、保民生多项政策效果开始显现。

相较于4月,5月金融数据整体实现超预期增长。人民银行数据显示,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同比多增3920亿元,而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为6454亿元。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79万亿元,是有统计以来的历年同期次高值,仅低于2020年5月份的3.2万亿元。

业内分析,5月份金融数据的亮眼表现是疫情冲击缓解、稳增长政策发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发出了内需复苏的积极信号。当前,稳定国内经济运行的压力仍然较大,后续仍需继续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为实体经济恢复提供有力支持。

进出口方面,据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6.0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其中,出口8.94万亿元,增长11.4%;进口7.1万亿元,增长4.7%;贸易顺差1.84万亿元,扩大47.6%。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表示,5月份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订单指数环比都出现了较大幅度回升,意味着外贸正在持续向好。虽然仍将面临国际经济增长放缓和大宗商品价格、汇率波动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但我国外贸规模大、基础好、韧性强,加上海运费用高、缺柜、缺芯等不利因素正在逐步好转,未来外贸将会延续向好态势。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告诉第一财经,全球各国的外贸企业共同面临的挑战,是国际性的。而在大家共同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的体制优势还会进一步发挥,近期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会更加显出成效,反而可能会是中国企业的机会。

工业、消费等经济指标降幅或收窄

国家统计局将于6月15日发布5月份工业、消费、投资等经济数据。参与第一财经首席调研的经济学家们对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0.49%,高于上月-2.9%的公布数值。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有望出现回升。一方面,上海有序推进复工复产。5月上半月,上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80.5%。

“另一方面,全国出现新增病例的省份数量下降,物流情况有所好转。5月中上旬,拥堵指数同比大于0的城市占比从4月的30%提高到74%。随着物流的好转,原材料运输将更为通畅,供给约束对工业生产的掣肘有所减轻。”鲁政委说。

消费方面,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认为,相比武汉封城时期,本轮疫情趋缓后管控放松进程偏慢,经济开启修复但步伐较缓。失业率高企、居民收入恶化的局面仍未结束,并将压制消费的恢复。他预计5月消费同比下降6.0%,较为接近预测区间上限。

研究院院长黄剑辉分析,5月份,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部分地区恢复正常运行,叠加各项促消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消费预计将有所改善。居民日常消费加快恢复,5月零售和邮政快递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50%以上。不过受疫情影响,餐饮行业恢复力度相对较弱。预计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7.0%左右,好于上月的-11.1%。

从主要商品来看,汽车销售回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全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92.6万辆和186.2万辆,环比分别上升59.7%和57.6%,呈现明显恢复性增长。新能源汽车表现出色,5月产销量均超40万辆,同比恢复高速增长。1-5月新能源产销量均突破200万辆,中汽协预计,新能源车全年销量将超500万辆。

投资方面,植信投资研究院院长连平分析,在财政发力、项目充足和政策扶持等因素的推动下,基建投资增速将再度加快,制造业投资保持平稳,房地产投资继续低迷。他预计,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其中基建投资增长7.5%,制造业投资增长12.5%,两者约占60%,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约6.25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下降3.5%,约占投资20%,拖累固定资产投资约0.7个百分点。

环亚数字经济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李文龙在参与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研时表示,5月以来整体经济形势出现一定的企稳迹象。在大规模保增长措施刺激下,下半年的经济将迎来一轮温和反弹,但反弹的动力可能主要来自投资。

首席经济学家王涵也认为,宏观经济对冲政策重心集中在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等环节。往后看,疫情拖累下政策刺激频繁出炉,对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有着积极作用,显示了政府的积极、及时作为和充足的政策储备。若未来疫情扰动下,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量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仍有进一步发力的空间。近期政策明显加力,预计经济将很快改善,向正常回归。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美媒:外国品牌努力吸引中国爱“国潮”的Z世代
  • 德国后卫吕迪格捐出全部世界杯奖金,一届大赛他能赚多少钱?
  • 认养一头牛IPO:地产商徐晓波掉马,大V吴晓波出局
  • “一夜增加”2.5亿高血压患者,考公影响如何?千亿市场或扩容
  •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将营造更加优质的开放环境 健全更加安全的开放体系
  • 重磅!洛阳“商转公”政策公布
  • 业绩从预增最多1.48亿到实亏5亿  ST国华收警示函
  • 人民币汇率强劲反弹,不只靠“外因”
推荐内容
  • 英媒:越来越孤立于世界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
  • 石家庄连花清瘟胶囊卖断货!以岭药业2连板市值大涨110亿,扩产不达预期
  • 从业禁止新规今起施行,教职员工实施四类犯罪将被终身禁业
  • 中国石化全面启动今冬地热供暖 服务60余市县百万户居民
  • 青少年蓝皮书发布,看视频位居未成年人网络使用行为榜首
  • 东兴证券回应穆迪下调评级展望:财务状况稳健,融资渠道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