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上市首日大跌23.9%!丛麟科技成8月最惨新股,上半年净利下降14%!

上市首日大跌23.9%!丛麟科技成8月最惨新股,上半年净利下降14%

时间:2025-07-07 22:15:35 来源:残编断简网 作者:综合 阅读:925次

又现新股破发!上市首日上半

8月25日,大跌上海丛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688370.SH)正式登陆科创板。丛麟成月上市首日,科技丛麟科技开盘价为49元,最惨开盘后,新股其股价便持续下跌,年净截至8月25日收盘,利下丛麟科技报45.48元,上市首日上半跌幅为23.9%,大跌使其成为8月以来上市首日跌幅最大的丛麟成月一只新股。经计算,科技投资者中一签丛麟科技将亏损超7000元。最惨

8月26日,新股丛麟科技股价继续下跌,年净截至收盘,报42.64元,较发行价下跌28.65%。8月29日开盘,丛麟科技股价小幅度回升,截至收盘,报42.80元,上涨0.38%。

就本次上市相关问题,《华夏时报》记者多次致电丛麟科技,并向其发送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任何回复。

上市首日即破发

记者注意到,丛麟科技是8月仅有的两只破发新股之一,另一只新股是于8月1日登陆创业板的(301195.SZ)。

针对新股上市首日即破发的情况,金融系统业内人士武忠言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股票发行即将全面实行注册制的背景下,新股的供给增加,稀缺性下降,新股基本面的差异导致上市后涨幅出现二八分化,此前新股首日破发频现即是印证。闭眼盲目打新已成为“过去时”。对于打新者而言,精选优选个股尤为重要。要关注公司,尤其是高市盈率发行的公司,是否具有持续成长能力,可以从公司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公司在行业中所占的地位、拥有的核心技术、经营模式等多角度分析。

“成熟市场的新股破发是正常现象,投资者打新未来会越来越需要专业性,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做出独立判断。”苏州证禾基金基金经理许志强也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此外,在破发的同时,丛麟科技的募资额也并未达到预期。丛麟科技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预计募集资金20.3亿元,将用于地区工业废物资源化利用与处置示范基地再制造能力升级项目、阳信县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二期资源化项目、运城工业废物综合利用处置项目、运城工业废物综合利用处置基地刚性填埋场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方面。

而根据上市公告书,公司本次发行数量约为2660.62万股,经计算,公司实际募资额约为15.9亿元。与公司预计募集资金额度相比缩水4.4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丛麟科技的主营业务为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据其介绍,丛麟科技目前是上海地区危废处理龙头企业,可处理32大类危险废物,可资源化利用25大类危险废物,位居上海地区第一位;核准经营数量为23万吨/年+18万只桶/年,领先上海地区其他危险废物处理企业。

业绩方面,丛麟科技在2021年出现小幅度下滑。根据招股说明书,2019年至2021年,丛麟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1亿元、6.7亿元、6.67亿元;同期,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为2.22亿元、2.31亿元、1.89亿元。

丛麟科技营业收入主要为危废处理收入(含无害化处置收入、资源化利用收入)。报告期内,该公司无害化处置收入分别为3.22亿元、4.42亿元、4.17亿元,分别占比53.33%、66.67%、62.78%;其资源化利用收入分别为2.82亿元、2.21亿元、2.47亿元,分别占比46.67%、33.33%、37.22%。

记者注意到,2020年和2021年,丛麟科技无害化业务处置单价和毛利率均在下滑。2019年至2021年,丛麟科技无害化处置业务平均单价分别为6225.89元/吨、5356.51元/吨、4157.45元/吨,毛利率分别为63.39%、57.07%、51.04%,整体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5.98%、53.16%、49.01%。

对此,丛麟科技方面表示,随着更多企业进入危废处理领域,我国危废处理产能大幅提升,行业内竞争加剧,危废处理价格比如焚烧单价面临下降压力,从而对其收入和利润造成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上半年,丛麟科技归属净利润依然在下滑,今年上半年其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29亿元,同比增长7.32%;同期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7892万元,同比下降13.57%。

对此,丛麟科技表示,随着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近期公司及部分子公司所属区域发生区域性疫情事件,公司的生产经营不可避免地遭受客户需求暂时下降、物流受阻等不利情形,正常经营活动和公司业绩受到负面影响。

危废处理行业集中化程度低

记者了解到,自2016年危废放量后,市场吸引了众多参与者,危废经营许可证核准进程加速,行业产能实现快速扩张。但由于各地的监管政策、产能规划、危废产量、危废种类等存在差异,危废处理行业具有一定区域性。

证券于8月8日发布的研报显示,危废处理行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较少,市场集中度较低。随着行业的高速发展,业内公司数量持续扩张,但新进入者普遍选择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无害化处置模式,并且处理规模普遍较小,大部分企业技术、资金、研发能力弱,处理资质和覆盖区域单一,呈现出显著的“散、小、弱”及单一化的特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较少,因此行业竞争尚处于价格竞争、产能竞争的初级竞争阶段。

以(002672.SZ)为例,作为业内处置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东江环保2020年资质许可总量超过200万吨/年,资质利用率约为40.54%,以2020年危废产量1亿吨测算,东江环保市占率约1%,占比偏低。

安信证券研报也表示,受经济发展程度与产业优势影响,不同地区危废产生量差异较大,危废处理供给端差异也较为明显,例如,山东危废资质审批相比其他省份更为宽松,许可证数量从2018年到目前增长超过4倍,核准产能规模达2324.56 万吨/年,增长超过2.5倍;而上海危废处理市场参与者较少且增速较慢,截至目前仅有32家公司获得了危废经营许可,全市总危废核准处理规模为112.94万吨/年,仅为山东的1/20。

针对目前危废处理行业存在的问题,辽宁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主任刘佳奇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危废企业存在低价竞争的现象,同时违法违规处置危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在相当程度上说明,危废处置的成本仍相对较高,导致部分产费单位不惜铤而走险不选择正规处置企业。对于危废企业来说,在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处置成本,是未来发展和抵御产能过剩的重要路径。”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 提高居民养老保障水平,个人养老金如何发力?——来自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的观察
  • 人民网评南京茶颜悦色:奶茶只是一种饮品,不要过度“神化”
  • 江苏省工信厅池宇:南京EDA创新中心已向科技部申报 正在审批中
  • 控诉“父亲烧毁母亲”,一位年轻人与乡村的决裂
  • 石家庄:防控措施暂调整为“出户不出小区”
  • 麦格理:重申新秀丽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升至33港元
  • 特斯拉回应“法务负责人离职”:没离开公司
  • 河北怀来新增3例无症状感染者 一人轨迹涉北京地铁、北京站
推荐内容
  • 西安楼市再“松绑”
  • 行业观点 | 贺利氏贵金属周评
  • 无须提前还贷或垫付资金 多地推出二手房“带押过户”模式
  • 江苏昆山取消限购?昆山住建局:首套房无需社保证明可直接购买
  • “红通人员”冯卫华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违法所得没收案一审开庭
  • 普京就解决酗酒问题提建议:推广更健康生活方式,而非禁酒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