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险企监管评价指标“上新” 未达标公司增多正发力整改!

险企监管评价指标“上新” 未达标公司增多正发力整改

时间:2025-07-09 17:24:00 来源:残编断简网 作者:知识 阅读:609次

上周五,上新银保监会披露了二季度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含一季度风险评级)。险企

数据显示,监管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指标整改保险公司总资产达26.6万亿元,未达较年初增长7%。司增其中,多正产险公司总资产2.7万亿元,发力较年初增长9.3%;人身险公司总资产22.9万亿元,上新较年初增长6.9%;再保险公司总资产6493亿元,险企较年初增长7.2%;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1008亿元,监管较年初下降2.1%。指标整改

另外,未达上半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8万亿元,司增同比增长5.1%;赔款与给付支出7768亿元,多正同比增长3.1%;二季度末新增保单件数242亿件,同比增长9.5%。

值得一提的是,据监管部门最新通报,无论是保险公司的整体偿付能力充足率,还是保险公司的整体评级情况均有所波动。

C、D类数量明显增加

对比保险公司两个季度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和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可以发现C类、D类公司的数量明显增加。

2021年四季度末,纳入统计范围的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2.1%,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9.7%。彼时保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结果显示,91家被评为A类,75家被评为B类,被评为C类、D类的分别有8家、4家。

2022年一季度末,纳入统计范围的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24.2%,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50%。其中,50家保险公司的风险综合评级为A类,107家被评为B类,而被评为C类、D类的保险公司则分别为15家、8家。

此外,君康人寿、中融人寿、昆仑健康保险、前海人寿、珠江人寿、上海人寿、恒大人寿和富德生命人寿等8家公司未及时披露偿付能力报告;长安责任、华汇人寿、信泰人寿和弘康人寿尽管披露了各自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但未披露公司的最新风险综合评级情况。

一家险企合规部门的相关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分析,“偿二代二期工程正式落地,对险企偿付能力的计算规则发生变化,很多公司因此出现偿付能力下滑的情况,这也是当前行业出现增资发债热潮的原因。”

未达标公司忙整改

根据修订后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监管指标扩展为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风险综合评级等三个有机联系的指标。

具体来说,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用于衡量保险公司高质量资本的充足状况,不得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用于衡量保险公司资本的总体充足状况,不得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则用于衡量保险公司总体偿付能力风险(包括可资本化风险和难以资本化风险)的大小,不得低于B类。这三个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的保险公司,为偿付能力达标公司,而其中任一指标不符合监管要求的,为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

据此,上述12家C、D类公司,即为不达标的保险公司。其中,富德财险、珠峰财险、华安财险、前海联合财险、三峡人寿、百年人寿等公司的风险综合评级由B降至C,都邦财险的风险综合评级由B直降两级至D,安心财险则属于三个指标均不达标,仍然“稳坐”D类。

都邦财险称,公司在改善自身经营情况的同时,积极推动资本金补充计划,近期公司将通过增资的方式增加资本金,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公司高度重视操作风险、公司治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动整改工作,改善风险综合评级中操作风险的不利情况。

安心财险则表示,公司目前主要面临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短期健康险与车险等主要业务基本停滞、流动性压力较大等风险。偿付能力方面,公司已采取了全力推进增资工作的措施,期待尽快实现实质性进展;可资本化风险方面,三季度公司将继续全力推进融资工作,增强公司资本实力,尽快恢复偿付能力充足率水平;难以资本化风险方面,公司将监控立案注销率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流动性风险方面,公司将全力推进融资工作,缓解现金流压力;风险管理方面,公司将加强数据收集后的数据核实工作,加强整改和整改跟踪工作。

有业界观察人士表示,“近年来,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工作愈发重视。相对于已经披露偿付能力报告但不达标的12家公司,不能正常披露相关信息的险企更需要关注,它们的风险问题有可能更加突出。比如,监管新近通报存在23家保险公司风险评级不达标,说明在未披露相关数据的保险公司中,有相当高的比例也是C类,甚至是D类公司。”

另外,老牌险企君康人寿最新一期的偿付能力报告也一直停留在2020年三季度。同时,该公司已8次发布推迟披露2020年年报的公告。公开信息显示,君康人寿2020年一、二季度的分类监管评级结果均为C。君康人寿称,公司风险评级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2020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充足率降低到了120%以下。

根据银保监会数月之前发布的《关于2021年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工作情况的通报》,2021年监管部门加强对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的审核力度,全年先后责令18家保险机构整改偿付能力信息披露问题,信息披露不规范的情形较上一年度明显减少。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 央行等八部门:支持境外发起的私募基金试点通过QFLP投资境内科创企业股权
  • 招商局中国基金9月末每股资产净值3.930美元
  • 工业和信息化部:7-8月全国锂电总产量超过145GWh
  • 佛山照明一笔股权买卖,牵出17亿应收款
  • 买房门槛降至历史低位 入市迎来“窗口期”
  • 鲁西小县何以成为别人的“诗与远方”——山东东平县发展“全域旅游”观察
  • 前8个月我国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长20.4%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稳定增长
  • 字节期权大讨论
推荐内容
  •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进一步加快资本市场数字化转型
  • 花旗CEO:美国经济可能在2023年下半年陷入衰退
  •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
  • 首单QFII国内商品期货 交易完成 衍生品市场迎增量资金
  • 巨额资金何时能回本?世界杯不做“一锤子买卖”
  • 法媒:海岸侵蚀越来越严重,法国国土面积恐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