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腾讯、华为相继入局网约车背后:有机构预判,2025年我国网约车交易规模将超8000亿元!

腾讯、华为相继入局网约车背后:有机构预判,2025年我国网约车交易规模将超8000亿元

时间:2025-07-06 19:57:26 来源:残编断简网 作者:综合 阅读:948次

每经记者 崔智明   

近日,腾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华为后腾讯出行正在微信内测网约车服务,相继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我的入局-服务-出行服务”或在微信小程序搜索“腾讯出行服务”进行打车。而就在本月初,网约网约华为也已推出了众测版打车应用“Petal出行”。车背车交超亿

图片来源:腾讯出行截图

目前,机构腾讯的预判易规元网约车服务已面向北京、上海、年国武汉等多个一二线城市开放,腾讯华为的华为后网约车服务已面向北京、深圳、相继南京、入局杭州四座城市开放。网约网约

据了解,车背车交超亿腾讯和华为的网约车服务均采用的是聚合式网约车模式。腾讯接入的网约车运力品牌有曹操出行、阳光出行等,华为接入的运力品牌有神州专车、首汽约车等。

某Top10网约车品牌的部门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聚合模式不受交管部门监管,也无须向所在城市申请网约车营运资格。”

在出行行业内,聚合式网约车业务与顺风车业务是两大公认的赚钱板块,这两项业务无须在司机和车辆方面投入运力资产,每单只需赚取信息服务费即可,属于典型的轻资产运营;而自营式网约车业务需要品牌方在司机和车辆方面付出较大成本,属于重资产运营,因此多家Top10网约车品牌的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网约车本来毛利率就低,挤进来的玩家越多,大家越难赚钱。”

而腾讯和华为此次运营的聚合式网约车业务,其经营模式与顺风车业务有异曲同工之处,即只撮合网约车订单交易、收取“中介费”。

有观点认为,腾讯和华为布局网约车业务,以互联网思维来看,用户使用时间即是品牌流量,有了打车服务,用户会更长时间地停留在微信和华为APP上,为两大流量巨头形成流量增长闭环。从经营模式上来看,网约车业务对两大流量巨头来说,或许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此外,腾讯和华为此时下场布局网约车业务,或许是看中了当前的入局时机。今年上半年,网约车市场受疫情扰动影响较大、订单总量迟滞不前,而下半年的低基数起点将有利于两大品牌的入局发展。据交通部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今年6月全国网约车的订单总量为6.4亿单,低于去年12月的6.8亿单。

图片来源:交通部公众号截图

证券在其研报中预测,包括专车快车、网约出租车、顺风车、代驾在内的中国网约车市场在2022年会录得4190亿元的交易规模,而2025年将录得8620亿元的交易规模,3年涨幅为105.73%。其中,专车快车的交易规模增长最大,3年增长规模为3740亿元,涨幅为114.72%。

图片来源:中国银河证券研报

在此背景下,拥有强大流量基础的腾讯和华为,3年后能从网约车市场分走多少红利,业内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增强资本市场财富效应 引导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等方式增强对投资者的回报
  • 山东泰安警方通报银行抢劫案:犯罪嫌疑人被击毙,人质被解救
  • 京唐京滨城际铁路进入试运行阶段
  • 上海银保监局副局长刘琦:未来监管将重点关注假净值化管理、隐性刚性兑付等问题
  • 欧洲投资界高管:目前正是对中国进行长期投资的大好时机
  • 孙正义终于舍得“退场”
  • 这家公司实控人100%控股,分红3.3亿,然后要IPO募资7.6亿
  • 极简双十一背后:电商平台探索未来,双十一常态化或是终点
推荐内容
  • 百度第三季度营收325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16%
  • 多重利好迎股价大幅回调,碧桂园再启动配股融资39亿
  • 东方甄选申请甄享世界商标
  • 山东青岛体训中心原主任李绍伟被双开:纵容亲属“吃空饷”
  • 张掖甘州:财政安排4500万元补贴购房者,激发阶段性购房热情
  • 科伦药业:SKB264联合帕博利珠单抗获美国FDA新药临床试验(IND)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