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科学界“在劫难逃”!外媒:俄乌冲突致国际科研机构停止与俄许多合作!

科学界“在劫难逃”!外媒:俄乌冲突致国际科研机构停止与俄许多合作

时间:2025-07-08 05:28:54 来源:残编断简网 作者:综合 阅读:780次

【环球时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赵风英】面对战争,在劫难逃科学也在劫难逃!科学科研据黎巴嫩《东方日报》27日报道,界外机构尽管科学本应以和平的媒俄名义超越冲突,但俄乌冲突导致国际科研机构停止与莫斯科的乌冲许多合作,令人遗憾。突致停止

法新社27日称,国际俄乌冲突的俄许第一个科学界受害者是原定于今秋使用俄罗斯火箭的火星探索计划ExoMars,现已被推迟至少两年。多合对欧洲和俄罗斯的在劫难逃数千名科学家来说,这是科学科研一场灾难,他们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在科学无国界的界外机构理想驱动下建立一个开放的全球社区,且刚刚从新冠疫情中“恢复元气”。媒俄俄罗斯空间研究所行星学家奥列格·科拉伯洛夫特别以科学和国际联系之名呼吁维持该火星任务,乌冲不要舍弃俄罗斯和西方科学家之间的突致停止历史友谊。  

俄裔美国人鲍里斯是法国高等师范学院和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的研究员,在莫斯科成立了认知科学中心。他常去俄罗斯讲学,他的学生则前往欧洲各地的实验室开展科研。眼下他只能感叹“一切都崩溃了”。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历史委员会成员丹古斯勒本表示,人们错误地认为“科研人员真空般活在象牙塔内”,但科学与社会紧密交织在一起。

当代研究非常国际化,跨国界的学者社区代表了全球范围内的数百万人。所以在发生国际冲突时,科学界首当其冲,因为科学的本质正是交流。科学因为战争止步甚至倒退的情况在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中均有先例。比如,一战爆发后的第一周,93名德国科学家选择力挺德国,导致信息交流切断,很多科研项目被迫中止。当时德国科研几乎全部服务于军事,包括爱因斯坦等犹太裔科学家不得不逃亡国外。直到二战结束,科学交流才重新走上正轨,而德国科学家长时间遭到排斥。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航天局、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欧洲核子研究组织、麻省理工学院等享有盛名的科研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切断了与俄罗斯的关系。不过,因担心俄乌战事持续,7000名在俄外国科学家于本月签署了停战呼吁书。而牛津、哈佛等高校的教授24日也在《科学》期刊联名呼吁“不要抛弃俄罗斯同行”。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 果味电子烟变装回归,三无产品“奶茶杯”猖獗,化妆品代购转行做代理
  • 企鹅是如何成为“南极之王”的?
  • 被问“为台湾带来何实质意义?” 佩洛西沉默 民进党当局避重就轻
  • 半导体反腐继续!大基金80后投资部高管被查?是这家上市公司董事,最新回应来了!
  • 未婚者或可持身份证办理生育登记!这个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B站被认定教唆帮助侵权判赔 44 万:长时间提供盗版学堂在线网课
  • 美国自由港最早10月恢复天然气出口,美天然气一度暴涨10%
  • 交通运输部:昨日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137.4万吨 环比增长6.6%
推荐内容
  • 周末要闻:贸易分裂或致全球损失1.4万亿 美联储变脸市场不知所措 谨防新兴市场主权债务 史上最贵世界杯开赛
  • 堕胎权在美国“深红色”堪萨斯州意外胜利,拜登乐了
  • 陕西:对长期停工停产、整改无望、建成无望煤矿盯死看牢
  • 随着气候变化,海洋正在丧失记忆力?
  • 美洲国家组织理事会高级别工作组访问秘鲁
  • 嘉能可上半年调整后利润飙升逾一倍,将向股东返还44.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