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泽达易盛董事长被立案调查 对涉嫌违法违规一定要人企共查!

泽达易盛董事长被立案调查 对涉嫌违法违规一定要人企共查

时间:2025-07-08 14:41:53 来源:残编断简网 作者:休闲 阅读:136次

每经特约评论员 谭浩俊

7月12日,泽达(SH688555,易盛股价12.76元,董事调查对涉市值10.60亿元)发布公告称,长被董事长林应当天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立案告知书》,因林应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嫌违而在两个月前,法违也就是规定共查5月11日,泽达易盛已发布公告称,人企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泽达《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易盛

也就是董事调查对涉说,时隔两个月,长被泽达易盛不仅公司被监管机构立案调查,立案公司掌门人也被监管机构立案调查了。嫌违虽然不是市场首例,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监管工作确实越来越严,监管范围越来越广,监管触角越来越密,监管针对性也越来越强了。只要是违法违规,不管涉及到谁,都得立案调查。

事实也是,在以往的监管中,常常可以看到,监管的落脚点总有一脚深、一脚浅的感觉,或只针对公司,或只针对个人,立案调查了公司,就不立案调查个人,立案调查了个人,就对公司网开一面,没有形成最强的震慑力,导致上市公司总想在侥幸中作出一些违法违规举动。应当说,这也是一种监管漏洞,是监管权威性不强的表现。

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监管体系的不断健全,尤其是监管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监管行为的不断规范,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立案调查,也开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粗放化向精细化,从大一统到精准化方向转变,只要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就会从违法违规行为入手,一路顺藤摸瓜,把隐藏的问题一并查出来,从而作出更加有力的处罚,倒逼上市公司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从事一切生产经营活动。

这次对泽达易盛的立案调查,不仅直通公司,而且直指公司掌门人,形成了企业和个人共同立案调查的格局。虽然尚未披露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但从已知的信息来看,主要是信息披露方面的违法违规问题。而信息披露存在违法违规,也是近年来监管关注的重点,是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也与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大背景相适应。

泽达易盛从公司到个人都受到监管机构立案调查,应当问题不会小。而就在7月1日晚间,泽达易盛曾发布公告称,收到天津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原因是该公司在《2020年年度报告》《关于委托理财的进展公告》等公告文件中,未披露鑫通1号管理合同和鑫福3号管理合同补充协议有关情况。其披露的有关鑫通1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和鑫福3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产品类别、产品投向、存续期限、风险等级、退出安排等关键内容,与产品实际投资情况不一致。

这样的表述,势必会给投资者带来许多猜想,会让监管机构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特别是投资行为、资金使用等,有没有违法违规现象,是否存在暗箱操作、利益输送等方面的问题,有没有给投资者利益带来损害等。特别是一年内三次签订资管补充协议,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要把投资年限延长5年,为什么要把风险等级由中低风险中低收益变更为高风险高收益。如此种种,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虽然公司和掌门人林应都作出表态,会积极配合监管机构的调查。但是,配合调查与是否违法违规是两回事。前者是态度问题、认识问题,后者是法律问题、原则问题。态度好、认识到位,不代表可以不依法处理。对泽达易盛存在的问题,监管机构是不会轻轻放过的。如果确实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监管机构就一定会严格依法处理。如果触犯了刑律,还会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监管越严,企业违法违规的内在动力就越弱,特别是企业掌门人的违法违规冲动就越弱。反之,则会心存侥幸,行走于法律的边缘地带,动辄做出违法违规行为。这次泽达易盛的案例进一步说明,对上市公司出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一定不能只查企业不查个人。因为,上市公司的所有问题,都是人造成的,是人做的。因此,重点应当查人,特别是对企业行为的决策者,必须从严查处,以达到警示其他上市公司的目的。否则,上市公司的违法违规冲动就难以遏制,侥幸心理会一直存在于上市公司及周边,会让上市公司的实控人时刻具有违法违规冲动。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 下月开始!深圳医保个人账户迎“巨变” 这些担忧靠谱吗?
  • 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要来了!
  • 马光远:陈春花知道网上对她的各种吹捧,我觉得华为声明粗鲁的不够
  • SPR疯狂流出 美国油价为何居高不下?一个月内数百万桶石油被出口
  • 三部门:对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情况实施年度监测评价
  • 关于发布《证券公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大纲(2022)》的通知
  • 马克龙等多方政要就安倍晋三遭枪击发声
  • 外交部:只有合作共赢才是发展中美关系的唯一正确选择
推荐内容
  • 斗鱼三季度营收降两成:连续两季度调整后盈利,月活下滑逾7%
  • Wedbush:马斯克收购推特报价可能降至42-45美元
  • 包赚行情告吹?时隔两月又有破发,近期新股盈利起底,大肉签究竟长什么样?
  •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31984辆思铂睿汽车
  • 月内61只债券推迟或取消发行 地方国企占比近八成
  • 长春:首套刚需住房首付比降至20%,公积金最高可贷9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