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创下17年来最大涨幅!人民币汇率为何大涨?!

创下17年来最大涨幅!人民币汇率为何大涨?

时间:2025-07-09 02:52:05 来源:残编断简网 作者:知识 阅读:324次

国是创下直通车

对美元涨势正在延续。

从上周四至本周一,年最在岸、大涨大涨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走强。幅人相比10日开盘数据,民币14日上午在岸、汇率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均已涨超2000个基点,为何在16时15分左右,创下离岸人民币汇率触及7.0163,年最逼近6区间。大涨大涨

14日当天,幅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今天发布数据显示,民币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0899,汇率比前一个交易日上调1008个基点,为何创下2005年7月22日以来的创下最大单日涨幅。

什么力量在推动人民币汇率大涨?

外部调整贬值压力减轻

今年以来,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不断加息推高美元指数,大部分全球非美货币都走弱。

在美国最新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数据显示通胀回落后,市场对于美联储放缓加息的预期上升,美元指数出现明显回调。

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预期,美联储12月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80.6%,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降低至19.4%。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近期美元冲高未果,维持高位震荡,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前景保持警惕。叠加日元干预、欧洲央行激进加息等背景,美元进一步大幅上行基础明显弱化,这为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创造了条件。

中信证券研究报告称,除美国CPI和核心CPI增速本身未超预期和前值之外,10月美国CPI中的主要分项环比增速都较9月有较为明显地放缓,显示美国通胀当前拐点可能已经出现。在通胀拐点已经出现的情形下,结合11月议息会议和近期多位联储官员放缓加息步伐的表态,预计联储加息将进入第二阶段,12月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较大。

该研究报告认为,随着美国通胀拐点已现、美联储加息进入第二阶段,美元指数拐点或也即将出现,预计美元指数难以再创新高。在美联储仍将继续加息的情形下,10年期美债利率拐点或仍需等待。在此影响下,预计后续人民币汇率的外部压力将有所减弱,汇率走势将更多取决于国内经济基本面的修复情况。

内部多个因素叠加推动人民币走强

经济基本面是决定汇率的重要因素。当前,中国经济预期正在好转。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表示,整体看,目前中国经济已企稳,并开始上行。

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

一是宏观政策落地的效果日益显现,基建投资加速形成实物工作量,成为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和经济回暖的催化剂。

二是经济回稳向上的基础不断巩固,工业生产向好,制造业投资保持较高增速,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势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继续彰显吸引力,对外贸易保持韧性。

三是市场预期开始改善,反映在很多方面。如房地产融资环境趋于改善、市场逐步筑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等。企业预期改善将促进投资和就业,居民收入和就业预期改善有利于消费增长。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表示,支撑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内在基因和基本面因素仍在继续发挥作用,近期央行等部门也多次针对人民币汇率表态,宏观审慎政策陆续出台,也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

中金外汇研究专家李刘阳表示,监管当局仍然具备充分的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措施,外汇储备仍然充沛。随着“稳增长”和“稳汇率”政策的逐步发力,预计跨境证券投资资金的流向将趋于稳定,人民币汇率或在经济复苏态势更明确的影响下开启回升行情。

亦有观点指出,从过去经验看,人民币汇率在年末存在季节性走强的特征。年末出口商回款等结汇需求或是人民币季节性走强的重要原因。而在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优化所带来的潜在跨境证券投资回流可能与季节性结汇一起,成为支撑人民币汇率的力量。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多所高校开设纪检监察学院背后
  • 广州第四批集中供地:6宗宅地起始总价244亿元,天河一地块超95亿元
  • 地产行业掀“涨停潮”,“深埋”已久的公募基金迎来春天?
  • 中润光学闯关科创板IPO,短债缺口900万元
  • 工信部:1-10月通信业新兴业务收入保持快速增长 同比增长33.1%
  • 10月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  发展韧性继续彰显
  • 台积电涨超11% 巴菲特Q3买入6006万股 桥水基金建仓台积电
  • 金谷信托总经理马承宇任职资格获批 此前在信达资产
推荐内容
  • 个人养老金业务即将启动!银行推出预约功能,抢人大战一触即发
  • 俄罗斯有望同意延长黑海粮食出口协议 小麦期货价格下跌
  • 11月15日复盘:三大利好刺激今天大涨 半导体行业获44亿主力资金青睐
  • 上海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 哪些省份最舍得在研发投入上“砸钱”?最新数据出炉!
  • 前10月工业增加值增4%  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