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纳入互联互通满半年 交投活跃度持续攀升
炒股就看,入互权威,联互专业,通满及时,半年全面,交投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活跃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郭冀川
2023年1月4日,度持ETF纳入互联互通将满6个月。续攀港交所数据显示,入互沪股通和深股通ETF交投活跃度持续增长,联互买入及卖出月成交额从2022年7月份约3.49亿元人民币,通满增长至2022年12月份约20.8亿元人民币,半年港股通(沪深)ETF买入及卖出月成交额从2022年7月份约38.12亿元人民币,交投增长至2022年12月份约200亿元人民币。活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度持成交规模增长很快,说明ETF纳入互联互通丰富了跨境金融交易品种,拓宽了境内外投资渠道,尤其是满足了境内部分投资者境外资产配置需求。
打造参与全球资产配置渠道
2014年,内地和香港携手推出了连接香港和上海股票市场的机制,让两地投资者首次在不改变本地市场交易习惯的原则下,方便快捷地直接参与对方股票市场。其后,连接香港和深圳股票市场的深港通也于2016年启动。2022年7月4日,“ETF通”正式启动,内地和香港的投资者可以像买卖两地市场的股票一样相互买卖符合资格的ETF。
周茂华表示,ETF纳入互联互通后,进一步推动了内地资本市场制度与国际通行成熟制度接轨,跨境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机制不断完善,便利境外资本参与国内资本市场。境内外投资者通过ETF参与两地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使中国资本市场逐步融入全球市场,也为境内外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活水”。
2022年12月19日,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表示,将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扩大股票互联互通标的范围。周茂华说:“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的深化,将提供跨市场资产配置的更多机会,相关主题基金也会加大创新力度,为投资者的跨境资产配置提供更多便利。”
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记者表示,ETF纳入互联互通后,因其交易方便、投资产品收益稳定,市场茁壮成长。政策端稳步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我国陆续与新加坡、韩国等国在ETF互联互通领域开展合作,为境内投资者打造了更加方便、快捷地参与全球资产配置的渠道。
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首批纳入ETF互联互通的符合资格标的共87只。其中,沪深股通ETF共83只,港股通ETF共4只。
中泰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冬伟对记者表示,虽然北向资金投资的灵活度相对更高,但鉴于近期市场环境和内地投资者分散投资的需要,南向资金的规模更大,这也让内地的金融机构面临更多发展契机。
王冬伟说:“目前参与互联互通的ETF产品多为宽基ETF,行业主题ETF更偏新经济领域,随着市场制度与环境的完善,未来将有更多符合资格的ETF产品上市。本土金融机构正在加强对国内外资本市场核心ETF基金产品的研究,分析不同市场的特点与发掘优质标的,在金融创新的支持下拓展业务。”
明明表示,首先,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机构应借助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良机,积极拓展国际业务,提升国际竞争力;其次,应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把握互联互通市场迅速发展的时机,为海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特色化产品和服务;此外,还应加大对于海外资产的研究、投资力度,增强自身全球化资产配置能力。
在ETF互联互通逐步开放的背景下,金融机构也在积极推动中国资本市场与全球资本的接轨。
平安基金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未来平安基金ETF互联互通的发展会从广度和深度双向扩张,一方面,与已经实现了互联互通的交易所继续挖掘具备投资价值的优质互通品种;另一方面,探索其他适合展开互联互通合作的国家或者区域,在扩宽中国境内金融产品的覆盖领域、丰富金融产品的同时,进一步推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
南方东英资产管理公司认为,海外市场正在逐步加深对于中国资产独特性以及中长期配置价值的认识,通过持之以恒的投资者教育,相信包括创业板指、双创50等境内特色指数会受到更多海外投资者的认可。
(责任编辑:娱乐)
- ·露营获政策力挺 全产业链享红利
- ·年内22家私募合计自购金额约30.76亿 景林九坤宁泉保银等百亿私募为自购主力军
- ·安博教育达成出售子公司协议
- ·北交所董事长周贵华:六大战略践行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普惠金融之路
- ·现货黄金交易策略:新西兰联储鹰派加息示警,金价要重回跌势?
- ·中再产险副总经理王忠曜:保险行业正处在服务国家战略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发展期
- ·北京:根据疫情变化和进返京旅客需要 优化“落地检”等工作流程
- ·11月24日听博时基金郭晓林、广发基金罗国庆等大咖说:新旧能源发展战略 规划“高质量”养老
- ·11月22日保险日报:保险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规定亮相,险资斥资超百亿元投资公募REITs
- ·降准要来?刚刚国常会定调!为何降,降多少?信息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