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国家发改委:我国初步建成符合国情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

国家发改委:我国初步建成符合国情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

时间:2025-07-08 15:42:10 来源:残编断简网 作者:知识 阅读:723次

在国家发改委今天(9月22日)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国情记者了解到,发改符合党的委国十八大以来,相关部门和地方加大生态保护补偿力度,初步偿制初步建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建成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

我国重点领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细化实化。生度体国家逐步扩大补偿范围,态保提高补偿标准,护补完善补偿政策。国家国情建立森林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发改符合国家级公益林全部纳入补偿范围;持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委国推进禁牧封育和草畜平衡;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初步偿制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予以支持。建成同时,生度体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态保推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我国出台建立长江、黄河全流域横向补偿机制的实施方案,制定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的指导意见,推动区域间生态保护合作走深走实。地方积极探索建立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国家发改委地区振兴司副司长 王心同:浙江和安徽率先建立跨省流域横向补偿机制,广东分别和广西、福建、江西在九洲江流域、汀江—韩江流域、东江流域开展多层次跨省沟通协作,北京、天津分别与河北加快建立潮白河、引滦入津上下游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据统计,到2021年底,全国共建立了13个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十三五”中央安排生态保护补偿资金近2000亿

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央层面年度安排各类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的额度达到近2000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加大对天然林、公益林的管护,年度安排中央财政资金300多亿元;推进实施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年度安排中央财政资金160多亿元;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年度安排中央财政资金800多亿元;积极探索开展湿地、沙化土地、轮作休耕等领域的生态保护补偿工作。

在中央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森林、草原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的力度。据初步统计,地方政府年度生态保护补偿资金规模达近千亿元,省级、地市级、县级多层次共同投入的格局初步建立。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围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区域间合作。

国家发改委地区振兴司副司长 王心同:地方政府通过签订协议等多种方式,积累了很多“成本共担、合作共治、效益共享”的流域生态保护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

(总台央视记者 陈钰洁 张歆)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 多城房贷利率降至历史低位,泉州、温州首套房最低可至3.8%
  • 要过年了,这种产品被疯抢,有的涨价好几倍!经销商蹲在工厂:“不守不行,怕别人抢了”
  • 首列启航!中欧班列(成渝)•传媒文化出海专列正式发车
  • 1月16日保险日报:银保监会划定人身险产品90道红线,保险公司高管密集调整
  • 北交所制度“组合拳”助力提升市场流动性和吸引力
  • 年报抢先看|12家公司净利预增超5倍,吉翔股份暂封“预增王”,“宁王”爆赚最高315亿
  • 刚进入2023,光伏洗牌就已经开始
  • 突然!价格暴跌 4元一个的N95口罩现在变成6毛一个
推荐内容
  • 俄媒:扎哈罗娃透露自己上世纪90年代曾兼职当导游,带中国旅游团
  • 欧洲国家对中美旅客采取“双标”措施,外交部回应
  • “同心台APP”运营方四川圆又缘因涉嫌传销被异地法院冻结账户
  • 工银瑞信25只基金上榜晨星业绩榜前十
  • 数字人、工业元宇宙……元宇宙商业模式渐趋成型
  • 市人大代表、首旅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白凡:做好充分的准备应对大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