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叶国标:传承优秀基因,为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贡献“上证力量”!

叶国标:传承优秀基因,为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贡献“上证力量”

时间:2025-07-07 15:47:40 来源:残编断简网 作者:知识 阅读:233次

炒股就看,上证力量权威,叶国因专业,标传及时,承优全面,秀基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中国资本

视频:贾立歆 仇子兴 制片:张骄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7月1日,市场上海证券报创刊31周年纪念活动在北外滩黄浦路15号中国证券博物馆举行。健康31年前,发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报在这里诞生。贡献上海证券交易所首任总经理、上证力量上海证券报创始人和首任总编辑尉文渊和上海证券报社现任党委书记、叶国因董事长叶国标共同向读者朋友签名赠送上海证券报的标传纪念特刊。上证报还与上海财经大学、承优上海开放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秀基上海开放大学校长贾炜、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姚玲珍等出席并见证签约仪式。

上证报记者 徐汇 摄

1991年7月1日,上海证券报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创办,具有市场化、专业化的优秀基因;1995年开始,由新华社主管主办,又赋予其政治性、权威性的红色基因。叶国标表示,“今天,我们来到上证报的诞生之地、启航之地,举行纪念和签约活动,不仅为了重温初心、回望历史,更为了面向未来、砥砺前行,传承优秀基因,开辟新航程,创造新辉煌。”

从最初的“老八股”到如今4800多家上市公司,近百万亿市值,经过30多年的创新发展,中国已建成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已成长为全球第三大证券交易所和全球最活跃的证券交易所之一。

“作为新中国第一份提供专业证券金融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经过几代上证人的不懈努力,上证报不负众望,已成长为中国资本市场最权威、最主流、最专业的财经媒体之一。”叶国标表示,31年来,上证报和中国资本市场风雨同舟,一路同行,既是见证者、记录者,更是参与者、助推者。在资本市场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上证报都率先发声,一锤定音,助力资本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譬如,1995年8月,新生的资本市场处于十字路口,上证报发起“寻求证券市场”大讨论,不仅传递权威声音,更为资本市场传递信心和希望。

在活动现场,上海证券报与上海开放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上海开放大学被誉为“市民身边的大学”,是上海建设学习型城市和成人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服务城市发展和市民发展的一所特殊大学。以“厚德博学、经济匡时”为校训的上海财经大学是一所百年名校,培养了千千万万的金融才俊,在上海乃至全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合作协议,上证报将与两所大学在投资者教育、金融人才培养、公民金融素养提升等方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上证报记者 徐汇 摄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将投资者教育逐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先行试点。2019年3月,证监会与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证券期货知识普及教育的合作备忘录》,要求在学校教育特别是高校中普及证券期货知识,树立理性投资意识,提升国民投资理财素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合作备忘录》,教育部着力推动开展三项工作:一是推动证券期货知识有机融入课程教材体系,二是提升教师队伍金融素养,三是创新证券期货知识学习、应用方式;证监会将着力推动开展三项工作:一是发挥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基地作用,二是开展证券期货系列公益讲座活动,三是开发证券期货知识学习资源。

作为国内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基地之一,上证报早年开办了2000多家股民学校授课点,在早期资本市场的培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和市场需求,上证报专门成立上证投资者教育中心,并推出“百位专家投教行”系列活动,逐步将投资者教育从上海延伸到长三角乃至全国。

“上海正在加紧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船运、科创中心,其中金融中心建设已进入3.0版,不仅需要林立的高楼、金融机构的集聚和要素市场的荟萃、交易和服务功能的提升,更需要高端金融人才的培养以及公民金融素养的整体提升,硬实力和软实力要同步增强、相辅相成。上证报有责任有义务联合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开放大学等权威机构,形成合力,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作出应有贡献。”叶国标指出。

“三十而立正青春,风华正茂启新程。”叶国标表示,我们将以青春的心态、奋斗的姿态,创业的状态,不断追求政治品德、新闻品格、专业品位、服务品质、一流品牌的有机统一,做中央政策权威的解读者、市场秩序公正的维护者、投资者权益坚定的守望者、行业声音可靠的传播者,为构建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贡献“上证力量。”(谭一凡)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快讯:WTI、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均涨超1%
  • 2022年11月3日涨停板早知道:七大利好有望发酵
  • 从供不应求到产能过剩 芯片厂商如何扛过周期波动
  • 易主后首个资本动作,ST三盛跨界押注电解锰
  • 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机构名单出炉 23家商业银行、11家理财公司入选
  • 苹果关闭iOS 16.0.3验证通道,无法再从iOS 16.1降级
  • 智慧政务概念股久其软件四天上涨近50% 有多大泡沫?
  • 五部门: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规模超过3500亿元
推荐内容
  • 国是金融改革智库首席专家刘胜军:新背景下推进金融改革要注重整体改革,要找准突破口和爆破点
  • 安徽前三季度经济数据解读:13.5%!外贸增速从哪里来
  • 郭树清:全面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坚决遏制脱实向虚
  • 提升制造业含“金”量 银行中长期贷款投放提速
  • 超400家机构扎堆调研医疗器械龙头公司
  • 易纲行长11月2日上午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的访谈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