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被骗十多万买保健品,还被标注为“仆人”的老人,竟为骗子求情:“能不能不要处理他们?他比儿子还关心我”!

被骗十多万买保健品,还被标注为“仆人”的老人,竟为骗子求情:“能不能不要处理他们?他比儿子还关心我”

时间:2025-07-09 15:17:11 来源:残编断简网 作者:探索 阅读:307次

杭州钱塘警方最近侦破一起向老年人非法销售保健品的仆人案件。

经初步调查,被骗标注不能不处比儿这个犯罪团伙假意嘘寒问暖,多万通过连哄带骗的买保方式,向老年人高价推销所谓“名贵滋补品”,健品竟非法获利近400万元,还被还关受害人遍布全国,老人理们其中80岁以上老人占了大多数,骗求被骗年龄最大的仆人93岁,最小67岁,被骗标注不能不处比儿被骗最多的多万老人买了近30万元。

警方缴获的买保保健品,经鉴定里面含有西地那非等非法添加剂,健品竟以及其他成分如二甲双胍(guā)、还被还关格列本脲(niào)等,老人理们都是治疗糖尿病等病的药物,必须要在医嘱下服用,如果服用不当,会导致中毒等,甚至生命危险。

买保健品送的银碗筷竟然生锈了

去年年底,钱塘区公安分局环食药大队收到陈先生(化名)的求助。

“我爸最近买了好多保健品,我见都没见过牌子,他说花了好多钱。能不能帮忙看看正不正规的………”陈先生说刚开始他也没在意,他每次去看父亲,发现家里多了保健品,问起来父亲都说有效果,“后来就和进货一样,家里都堆起来了,而且这些‘保健品’牌子看都没看过。”陈先生说。

起先,儿子还会委婉的和父亲说,不要继续在买这些“保健品”了,但是老人根本没听进去,还向他展示了对方寄来的赠品。

直到有次,他发现父亲收到的赠品——银碗筷竟然还生锈了,他说父亲收到的赠品还有很多,“有床单、餐具、古钱币等等,送的东西质量很差,也不实用。老人年纪大,怕说多了会吵起来。我只有报警了。”

陈先生父亲陈大伯87岁,2019年6月,接到一个电话,对方是个女的,自称是某老年协会工作人员刘某。

电话里,刘某关切地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陈大伯说自己血压、血糖都比较高,她便开始跟陈大伯推销保健品。

陈大伯平时独居,刚开始他试着买了“降糖”方面的保健品,“吃了感觉确实有效,加上服务特别好,每天都会来电话问情况”,陈大伯被感动到了,觉得刘某像自己亲生女儿一样亲。

渐渐的,从刚开始的50元一盒到2000元一盒,到后来推销的保健品要一万元一盒,陈大伯也都买了。后来,刘某说他们领导也很关心老人的身体,领导要加他微信,这个领导经常在微信上问候大伯,赠品也都是他送的。

接到线索后,钱塘区公安分局立刻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取走陈大伯“保健品”的样品。

经检测,陈大伯购买的“保健品”中,含西地那非、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成分。

“西地那非俗称‘伟哥’,长期服用对老年人会有不良影响,二甲双弧和格列本脲虽然可以治疗糖尿病,但副作用也比较明显,特别是格列本脲,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会造成低血糖和肾病,甚至死亡……”民警胡立冬说。

发货都要去远离公司所在地几公里之外

民警找到了卖保健品的“传康贸易”公司,公司在下沙一个工业园区的高档写字楼内,看起来蛮正规,营业范围也写着保健品销售等。

公司老板姓余,衢州江山人,30多岁,他说他们这些保健品,是从正常渠道进货销售保健品,对所销售的保健品是否有害不知情。

真是这样吗?

很快,民警调查清楚了,这家公司包括余某在内共有4人,两男两女,其中一个女的张某就是跟陈大伯打电话,自称老年协会刘某的,她跟陈大伯说的领导就是余某。

张某是河南人,40多岁。好端端的为什么要谎报自己身份呢?

经过调查,民警发现,余某以前也在保健品行业做过,余某在成立公司前在一家健康管理公司工作,算是老手了。

他还有个合伙人吾某,年龄差不多,是他的老乡、发小,2018年,两人一起成立了一家贸易公司,还找来了两个女的梁某、张某做话务员兼任推销员,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余某也亲自下场推销。

吾某除了推销外海负责管理仓库和包装产品,收货和发货都是余某负责。每次,余某发货的时候,从不在公司或者仓库所在的小区寄件,而是专门跑到附近几个小区,用别人的身份证发货,几乎每次都选择到付的方式收款;而余某收到保健品货物后,把这些“保健品”存储在距离公司5公里的员工宿舍隔间里。

每盒进价才5.5元,见人下菜,

有的卖55元一盒,有的卖2000元一盒

警方查获了这家公司,在公司的员工宿舍内搜出“保健品”1100多盒。

这些保健品经过鉴定,都含有有毒有害成分。

进一步调查,警方还查到了余某的上家王某,6月,在河南抓到了王某。

查获的保健品中有一款叫“海马益肾王”,包装上写着含有鹿茸、鹿鞭、人参灵芝提取物,都是高档名贵滋补品。“他们的进货成本5元都不到,便宜到离奇,怎么可能会有那些成分”,民警胡立冬说,“每一款印在药品包装上的生产厂家,在网上均查不到。”

王某是批发商,一盒保健品十粒药丸,他每盒进来是4.5元,余某再从王某进货,平均进价是5.5元一盒,经转手,卖出去55元一盒,如果看老人好骗,他们又卖四万百元一盒,甚至高的要卖2000元,“都是一样的东西,只是包装换下”,涉及到的有8种,“虫草”“美国黑金”“鹿鞭王”“降糖胶囊”等,民警说,余某他们就是见人下菜。

给被骗老人备注:仆人+编号

但民警在调查时,还遇到了有人给嫌疑人求情的“难题”。

求情的是受骗上当的陈大伯他们。

“能不能不要处理他们?”陈大伯向民警求情说,他还说余某“他比我儿子还关心我,我都把他当‘干儿子’。”

事实上,向民警求情的受害人不止陈大伯一个,有的甚至放弃报案。

但实际上,被陈大伯认为像干儿子一样的余某,给陈大伯他们这些老人微信备注的是:仆人+编号。

在余某微信上,分别备注着仆人1仆人2仆人3……,每次,当客户买到超过七八万元的保健品后,他会主动添加他们的微信,给这些“高端客户”备注好“仆人”,平时在微信上一边嘘寒问暖送这个赠品那个赠品的,一边再推销。

被骗的老人年龄最大的93岁

警方目前查证,余某这个公司去年销售有400多万元,被骗的都是老人,遍布全国,最小的67岁,最大的有93岁。

这些老人一直被蒙在鼓里,当民警前去调查时,老人还不承认自己买保健品了,不承认自己被骗,“有些老人根本不肯来提供证据或者报案,怕家里人知道,还有的明明我们发现买了十多万元,却说自己才买了3万多元”。

其中年龄最大的是外省93岁的俞大伯,是位退休教授,从调查情况看他也是被骗最多的,大约有近30万元。但当民警上门找老人,老人起先不承认,直到民警从房间里找出来一些保健品,他才说自己买了点,不过不多,也就两三千元。

“我不忍心直接和老人说实情”,胡警官说,调查时,他看到老人哆哆嗦嗦的样子,实在不忍心,“只能让他们家属做工作,但这大大增加了侦查难度。”

从网上买来100多万条信息

余某到底是怎么有这些老人信息的呢?

从目前调查看,余某从网上买来一些曾购买保健品的老人信息,也有一些是他从以前公司拷贝的,大约有100多万条非法获取的信息,再冒充各类老年协会、退伍军人保障协会等名义,逐个向名单里的老年人电话推销。

这个团伙中,两个话务员其中之一梁某,30多岁,安徽人,还是医科大学毕业生,她交代说,一年半前,自己通过网上招聘进公司的,刚开始看起来公司还正规,有五险一金等,干着干着觉得不对劲,但因为工作也算轻松,收入也不错,所以就干下去了。

另一个张某也是通过网上招聘进来的。余某跟她们约定提成,一盒药提成百分之3-5个点。

她们进来后,余某还提供了推销的话术脚本进行培训,每个问题都有相应的答案,“有一本笔记本那么厚”,余某自己下场推销的“业绩”不错,今年3月他的工作笔记上记录显示,他每天销售额平均两三万元。

之所以租高档写字楼,他也是想让公司看起来很正规,拍视频发照片给老人看,增加老人信任度,还会定期给老人送所谓养生类的印刷资料、乱七八糟的赠品,都是他去买来的。

因保健品添加了西地那非非法添加物,因刺激,让老人感觉自己好了点,渐渐信任,他们这伙人就会进一步引导老人,说肾虚啊要补肾啊等等,让老人花大价钱买其他的高端保健品。

目前,此案嫌疑人因涉妨害药品管理罪、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被移送起诉,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记者 杨丽  实习生 林纪彤 

通讯员 金炯明 楼剑平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各国有识之士呼吁美国反思对华经济战,外交部: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6月末银行业总资产367.7万亿元,居世界第一位
  • 四川银保监局:在稳大盘中勇挑重担
  • 贵州省核酸检测系统基本恢复 云上贵州大数据公司致歉
  • 大摩:予国泰航空增持评级 目标价10.7港元
  • 视觉中国市值蒸发近半、净利润下滑超40% 开辟新赛道成色几何?
  • 港媒:中国公布无人驾驶航空发展路线图
  • 28家上市乳企上半年营收1866.38亿元 伊利、蒙牛两大巨头占比近六成
推荐内容
  • 哪些美股适合采用备兑看涨期权策略?美银推荐这十只
  • 2021年湖北数字经济规模超2万亿元
  • 交通运输部发布15个“路长制”典型案例
  • 携手大股东44亿元输血!南京银行又有大动作
  • 突发!昔日“4S店之王”庞大集团,2.53亿股将被司法拍卖
  • 【教育有料】十年来全国累计资助学生达13亿人次 资助金额超2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