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我与研究所的故事》征文展赏(二) | 陈敏:永远的“娘家”

发帖时间:2025-07-06 02:35:23

炒股就看,娘家权威,研究永远专业,故事及时,征文展赏全面,陈敏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娘家

来源:研究

永远的研究永远“娘家”

陈敏

时间飞逝,一转眼离开研究所已整整两年多了。故事在这期间,征文展赏研究所独立了,陈敏进一步发展壮大了,娘家虽然没有亲历这两年的研究永远变化和成绩,但真的故事是从心底里为研究所感到自豪和骄傲。怎么会忘记,征文展赏正是陈敏在研究所,我迈开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又怎么会忘记,正是在研究所,我结识了这么多真诚相待、兢兢业业工作的师长、朋友;我又怎能忘记,我们是如何伴随着研究所共同成长的。在研究所工作的整整五年多的时间里,有着多少难忘的记忆,历历在目。

95年3月,带着对大学校园生活的眷恋,也带着对即将踏上社会的忐忑不安,我来到了当时的万国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那时的我,真的不知道未来会是怎么样。而那时的万国,刚刚经历了“327”事件,真的不知道命运会是怎么样。但非常幸运的是,那时的研发中心,有着以庄老师为代表的每月仅拿着800元钱却玩命工作的人们,他们每天工作至深夜,讨论宏观政策、讨论行情,讨论研究所以后的发展之路……有着一种浓浓的努力工作的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我努力学习证券基础知识,从收集信息、上市公司年报点评、行业分析报告等一点一滴开始做起,慢慢进入证券研究领域,开始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这种精神,激起了我对证券行业的热爱,经常加班加点至深夜却乐在其中,毕竟能够从事一项自己热爱的工作是多么的幸运。热爱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在有些场合这是一句套话,但如果真正能做到这点,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在研究所工作的这段时间,研究所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这并不是以收入的多少来衡量的,而我们也有幸见证了研究所的成长。对于研究所来说,从最初的提高知名度,到后来的系统化研究,再到后来的市场化运作,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也成为后来许多其他研究所的学习榜样,研究所一直在业内是走在最前边的!能够与研究所共同成长对于研究员来说是十分难得的机遇。从我个人来讲,从1995-1996年的上市公司年报点评,到1997年的行业报告,再到1999年课题小组对网络股行情的把握,就是这么一步一步做过来的,受益匪浅。在研究所这五年,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情,每天又都被许许多多事情压迫着,行情好时,忙是很自然的事,行情不好则更是研究的最佳时机,否则又怎能走在别人的前边呢?虽然也有过委屈,也有过抱怨,但现在回过头来看看,一个字,值!

如果问我,在研究所工作的五年多时间里,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那便是研究所里真诚相待、兢兢业业工作的师长和朋友们,这是我一生都享用不尽的财富。在这儿,当我感到迷惘或犹豫时,可以从领导和师长那儿得到及时的指点和鼓励,大胆地往前走;在这儿,虽然大家性格各异,但把事情做好的共同目的却让我们把研究所当成自己的家。我记得,那时我们行业部的两个经理和四个组长,经常在讨论时为了某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非常激烈,但结束后大家又是高高兴兴地在一起,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这是多么好的氛围,没有什么太多的人际关系问题!我们课题小组的成员,大家都相处得十分融洽,虽然目前都不在同一个单位,但我们还是经常定期聚会,相互鼓励,希望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得更好,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娘家”,正是研究所使我们有缘走到了一起!现在研究所规模更大了,人也更多了,家事也会更多,我真心希望这种良好的工作氛围永远保持下去!证券市场的发展起起落落,起因纷繁复杂,横看成岭侧成峰,该如何去研究和把握?研究所其实就是一个最好的起航点。真心希望娘家人都好,从这个家里出去的人都好,大家都共同祝福这个家更加兴旺!

证券市场前十年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研究所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开始走向了市场化运作之路,我们都知道,这条路并不好走。作为从研究所出去的一员,我衷心地祝愿研究所今后的路越走越宽,毕竟这是我永远的“娘家”!

2002年10月

作者简介

陈敏,1995年3月入职研究所工作,历任行业分析师,行业部经理助理,2000年赴申银万国证券公司证投总部任职,而后先后在申万巴黎基金等公司工作。目前为上海敏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