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原标题:逆行而上,逆行夜以继日,而上方舱医院的夜继院通信网络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上海战疫
记者 | 程璐
连日来,洋山保税区集中收治点灯火通明。日方
七天七夜,舱医一座总建筑面积为15.8万平方米的通信万人方舱拔地而起,13956张隔离病床整齐有序,网络而与方舱一同架起的建立,还有现场平稳畅通的逆行通信网络。
3月28日凌晨起,而上全市以黄浦江为界,夜继院分两批开展新一轮网格化核酸筛查。日方随着上海疫情防控措施的舱医紧急调整,一批新的通信集中隔离收治点正在陆续启用。而方舱医院等新型保障场景的网络出现,也为城市公共服务的最基础保障,提出了全新挑战。
在通信领域,就有这样一群人,为上海全市保证了网络通畅。几乎在每个集中隔离收治点的建设现场,都有他们的身影。
刷新速度
周黎明是上海联通的一名网络优化工程师。3月29日早上,他接到一项重要任务,集团接到通知称,位于临港洋山保税区的大型隔离收治点正在建设,需要立即赶赴现场,做好隔离点网络通信的施工建设工作。
通知中,完工时间定在4月5日,通信单位需要保证峰值30000人规模的用网通畅。接完电话,周黎明与同事迅速赶往现场,当站在施工工地上,周黎明意识到,这将是一场无比艰难的工作。
由于上海各地封控政策的变化,导致一些同事无法离开小区,周黎明所在的无线网运营中心部门,只有4位同事来到现场,而现场施工条件复杂、项目工程量大,留给他们的时间非常紧迫。
上海联通团队在临港洋山保税区集中收治点的施工现场。(受访者供图)上海临港洋山保税区的特殊之处在于,该地靠近南部海域,周围几乎没有居民,只有几个大型厂房,因此现场的新基站资源非常紧缺。如果收治点附近原先有站点的话,工程师只需要通过优化的方式解决用网需求,但现在,现场没有基站,周黎明的团队必须通过新建的方式解决。
时间紧到什么程度?周黎明向界面新闻描述:“按正常流程,过去新建一个基站,需要制定方案,然后经过内部审核、审批完再立项、采购设备、建设落地,一般要两个月才能完成。但现在的紧急保障任务,已经不适合常规流程了,所以我们都是先去做,然后再立项。”
从下午2点到达现场后,周黎明及其作战队便一刻也没有停过,开始了争分夺秒的工作。
首先,他们需要对收治点区域的网络覆盖情况,做一个摸底测试;再根据现场的实际环境,结合可能收治的峰值人数3万人,去做整体的网络评估与设备规划,最终定下了“3个宏站+2台应急保障车+30台室内mRRU(小型基站设备)“的方案;规划完成后就是施工环节,周黎明的团队需要与现场的总包方协调对接,进行施工;最后才是测试环节。
争分夺秒
然而现实中,周黎明遇到的困难远比想象的多。为了建起万人方舱,现场的施工单位复杂庞多。3月31日,在布置现场应急车的过程中,周黎明团队与总包方协调解决停放位置、电源问题,花费了很多时间。当天下午6点,现场突然通知称施工团队中出现了疑似阳性病例的情况,施工又全部暂停。
从白天等到黑夜,“这个时间我们也不能干等着,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布置光缆、室内的网络测试优化都需要现场工作。每天我们都在围绕着场馆到处走,每天最起码能走上3万步。”周黎明表示。
直到次日凌晨5点,终于完成现场应急车的开通,当他们踏上归途的时候,天已渐亮。
4月1日上午,回到住处的周黎明刚睡下不久,又被电话铃声惊醒,最新接到的通知,让情况变得更加紧急:B区两个仓要优先使用,当天下午就要迎来第一批入住患者。一旦有隔离人员入住,就意味着该仓成为污染区,施工人员无法再次进入,需要抓紧最后的时间进行测试优化。
一刻也不能耽误。周黎明及其作战团队强压倦意,再次驱车赶往现场,又开始了长达8小时的作战。
上海联通团队日夜兼程。(受访者供图)“这几天我们也不敢多休息,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可能早上7点吃了早饭,下一顿只能等到凌晨回去之后。因为现场人太多了,虽然有后勤人员送饭,但我们一直穿着防护服工作,本身不方便,另外建设周期非常紧急,没有时间,只能通宵达旦地赶工。”周黎明说。
累了,就只能坐在地上稍微休息一下。每天都是两点一线的工作,为了安全,他们每次施工回来之后,都要去医院做一次核酸检测。对于现在的工作,周黎明也不敢告诉家里人,只说是在加班,就怕家里人担心。
原本两个月的工作周期,实际施工时间被压缩到了两三天,但周黎明及上海联通的团队还是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工作。4月4日,上海临港洋山保税区集中收治点全面建成,总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设隔离13956张床位,并征用市政道路搭设,近1000个集装箱作为办公区和宿舍。其中600个集装箱,可满足1680名护理后勤人员住宿。
但施工完成,并不意味着工作结束。周黎明所在的上海联通无线网运营中心,负责浦东区域的日常网络优化与整体保障,因此团队还需要对建设完成的方舱,进行全天候指标监控,随时应对突发实现优化调整,以确保网络通信的正常通畅。
逆行者
上海各区域的收治点之多,让像周黎明一样的通信人早已感到习以为常。3月以来,为了保障全市的网络通信,上海联通累计投入保障人员5120人次、出动应急通信基站车等装备270余次、发送防疫应急公益短信2350万条。
周黎明在施工现场。(受访者供图)一项任务结束之后,下一项任务又接踵而至。
4月3日下午,周黎明即将赶赴下一个隔离点建设现场。当前上海疫情仍处在艰难时刻,多个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正在大量建设,周黎明只是上海通信人的一个缩影,他们的任务每天都在更新。
倪昀炜是上海移动网络运行管理中心的一名“逆行”工作人员。为确保浦东封控期间网络保障工作不受影响,家住浦西的他快速收拾完行李,火速前往秦桥网管中心监控现场。作为网络监控部技术骨干,他也和周黎明一样,为保障全上海监控平稳运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疫情结束之后,周黎明还需要继续完成其负责区域的网络优化与保障,但他相信,“很快,上海美丽的春天就会到来。”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