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家纺织工厂的智能化转型:从“管工人”到“管数据”!

家纺织工厂的智能化转型:从“管工人”到“管数据”

时间:2025-07-07 15:31:35 来源:残编断简网 作者:热点 阅读:989次

原标题:从“管工人”到“管数据—一家纺织工厂的管工人智能化转型

来源:经济参考报

车间里,运用“5G+以太网机器视觉”的家纺检测设备实时传输着生产画面,AGV物流穿梭其中,织工智只需盯着大数据平台,化转工人就能获知每个机台的到管生产效率和次品走势——位于福建晋江的华宇铮蓥集团经编车间内,空气中没有汗味与喧嚣,数据取而代之的管工人是科技的气息。

“10年前,家纺工厂里到处是织工智笨重的机器和忙碌的工人。今天,化转有了智能化设备和源源不断的到管数据,企业决策更科学了,数据车间也敞亮了许多。管工人”华宇铮蓥集团执行总裁苏成喻感慨道。家纺

苏成喻是织工智晋江较早一批转型的纺织企业家。2013年,当地政府召集企业家开会,鼓励大家探索数字化转型。彼时,以传统制造业起家的晋江,四处是繁冗的流水线和不知疲倦的工人,“数字化”的概念仍很模糊。

会后,苏成喻萌生了转型念头,起初他的想法很简单——“如果有一台机器,能代替人盯着机台就好了。”2013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企业与高校科研团队牵手,踏出的第一步便是研发“视觉检测系统”,利用传感器检测取代传统的“人盯机台”。

“创新最大的担忧是投入与产出失衡。”苏成喻说,一开始企业走了不少弯路,投入大笔费用改造的“铁疙瘩”,不仅没帮上忙,还降低了良品率。好在研发初期,晋江市政府通过项目资金承担了企业八成以上的研发费用,还组织大家到外地参观学习,解决了转型的后顾之忧。

经过四年反复试验,这套检测系统成功落地。由此,经编机台运转效率从70%提高至85%,良品率也从85%攀升到90%,“工厂一年生产五万多吨的产品,每提升一个百分点都意味着一笔可观的利润。”苏成喻备受鼓舞。

“尝到甜头”后,华宇铮蓥集团又围绕智能物流、智能仓储、智能找布等,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项技术攻关。它们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如今企业销售额每年递增20%以上,产品不良率从25%减少到5%,企业的销售半径也从原有的国内市场拓展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民营经济大县晋江,随着AI、工业互联网、5G等技术落地,一座座智能化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众多企业家正积极拥抱数字化。据介绍,目前晋江市超90%企业“触网”,超1100家企业上云,入选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十强县。

苏成喻感触最深的是,同行们不再闭门造车,甚至不再只盯着鞋服交易会,而是积极参加数字中国峰会等活动,通过“充电”为自己的智能工厂找到更多思路。

“这些年,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都得到较大提升,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创新活力和动能。”晋江市科技局局长蒋家兴说,晋江将重点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示范区、产业创新转型示范区,力争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100亿元、高产值占比达30%以上、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50个,打造全国县域科技创新标杆示范。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乌克兰被拒绝参与调查波兰境内发生的导弹爆炸事件
  • 冒充空军飞行员与9名女子“恋爱”,钣金工招摇撞骗获刑2年
  • 711便利店因不正当有奖销售被罚
  • 河南4家村镇银行爆雷,“导流”的34家互联网平台需要担责吗?
  • A股半年报:煤炭板块问鼎ROE排行榜,锂资源股表现亮眼
  • 恒康医疗重整完毕,新里程后续该怎么玩?
  • 2022全球元宇宙大会今年8月将在上海召开
  •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2年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严格执行政策,加强监督管理
推荐内容
  • SK Signet将在得州建快速充电桩工厂
  • 月实收工资683元?中车集团回应旗下公司工资争议:分两次发放
  • 北京产权交易所:发挥产权资本市场功能 助力民营企业盘活存量资产
  • 姚洋:下半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复苏,需求不足是主要矛盾
  • 光明日报:1.2亿年薪研究冷核聚变,为何有人信?
  • 无印良品因标注商品不退换被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