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市场的“无形之手”在IPO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市场的“无形之手”在IPO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时间:2025-07-08 20:20:28 来源:残编断简网 作者:知识 阅读:219次

原标题:每经热评丨市场的无形之手“无形之手”在IPO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每经特约评论员 曹中铭

上周五,A股有三只新股挂牌。市场其中,中的作用沪深主板各一只,日益科创板一只。凸显值得注意的无形之手是,科创板新股以79.82%的市场涨幅报收,该股既是中的作用科创板今年5月份以来上市的首只新股,也是日益5月份以来挂牌首日涨幅最大的新股。笔者认为,凸显这与市场“无形之手”在新股IPO中发挥作用密切相关。无形之手

受多种因素的市场影响,步入2022年以来,中的作用注册制下的日益科创板与创业板新股出现了一波破发潮,且新股破发呈现愈演愈烈态势。凸显其一是挂牌首日破发的新股数量越来越多。比如4月份共有32只注册制新股上市,其中17只首日即破发,占比53%。其二是新股挂牌首日破发幅度越来越高。比如4月8日上市的报跌34.66%;当月12日上市的以36.04%的跌幅将纪录刷新。其三是网上发行弃购比例不断创新高。新股出现弃购属于正常现象,此前比例往往在0.5%左右,但今年以来弃购比例不断刷新纪录,像的弃购比例高达33.73%。其四是中一签亏损金额开始创造“历史”。此前,新股挂牌首日因为破发导致投资者亏损金额往往在数千元,而今年的亏损金额已突破万元大关,4月21日上市的,更是将这一纪录提高至近2万元,也让投资者真切感受到了中签如“中刀”之痛。

进入5月份以来,新股出现一系列变化。从发行节奏上看,放缓迹象较为明显。比如在注册环节,3月份有37家过会企业注册成功,4月份只有13家。到目前为止,5月份仅有4家。在发行承销环节,3月份有43家注册制公司启动招股,4月份只有8家公司。截至目前5月份虽有11家,但远远不及3月份。

从新股表现看,截至目前,5月份共上市注册制新股3只。除了思特威外,另2只创业板新股、表现同样较为抢眼,上市首日双双大涨近60%。显然,3只注册制下新股挂牌首日涨幅均不俗,也没有再次上演首日破发、中签如“中刀”的一幕。

从新股发行市盈率看,除了上市的3只注册制下新股外,7只待上市注册制新股的发行价格与发行市盈率也呈现下行态势,新股发行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已成“主旋律”。发行价格方面,仅有3只新股高于30元,平均发行价格为34元,但其平均发行市盈率也不过25倍。

此前,注册制下新股高发行价格、高发行市盈率、高超募等“三高”发行迹象明显。发行价格超百元、发行市盈率超百倍并不少见。特别是,发行市盈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新股比比皆是,在市场低迷以及信心严重不足的背景下,其高估值不为市场所接受,投资者选择用“脚”投票,导致了新股破发潮的出现。

注册制下新股实行市场化发行,新股发行规模、价格、节奏等由市场决定,以强化市场的约束作用。如果说此前新股“三高”发行是市场选择的结果,那么步入5月份以来,发行节奏放缓,发行价格与发行市盈率下行,以及新股挂牌后的表现,同样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而且,必须看到,5月份新股所出现的变化,也正是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发挥作用的结果。“三高”发行必然导致破发成常态,新股破发愈演愈烈,倒逼新股发行节奏放缓,发行价格与发行市盈率走低。发行价格与发行市盈率走低,为新股挂牌上涨创造了条件,并吸引更多投资者打新与炒新。而随着新股火爆,“三高”发行可能重回市场,如此又开始新一轮的循环。在这一切的背后,市场“无形之手”无处不在。

因此,对于5月份新股出现的积极变化,市场有必要保持谨慎的心态。对于“三高”发行的新股,以及挂牌首日涨幅较大的新股,最好敬而远之。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 华安证券:维持阿里巴巴-SW买入评级 目标价153港元
  • 商务部等27部门发布多条举措 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
  • 中国铁建上半年累计新签合同额1.33万亿元 同比增26.24%
  • vivo折叠屏手机因铰链松动异响饱受诟病,有用户吐槽“像地摊山寨机”
  • 2022,中国汽车这一年
  • Lady M内地经营方宣布9月关店后多门店爆单,未来或转直营模式?
  • 一年三次融资100亿,哪吒急着去IPO?
  • 上半年普惠小微贷款增量达2.69万亿元 比去年同期多增2100亿元
推荐内容
  • 人民银行谢丹:正积极推动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等法律修订工作
  • 市场即将迎来一大节点
  • 第九版防控方案对不同风险区域划定和管控作了哪些调整?中疾控专家答疑
  • 多个厂家花式直播“菜刀怼万物”:拍石子、砍树根、剁牛骨、切钢管……
  • 滑落的地产富豪
  • 梅赛德斯奔驰将投资近10亿美元扩建匈牙利工厂,增加电动汽车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