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逾200只基金清盘 公募“迷你基”陷入清与不清两难
本报记者 王 宁
近日,迷你基随着民生加银、年内难中金基金和中信保诚等多家公募旗下相关产品清盘,基金月内已有超过10只(A/C分开计算,清盘清不清两下同)公募基金因触发合同约定而被动清盘。公募Wind数据显示,陷入年内清盘基金数量逾200只,迷你基且多数为迷你基金。年内难
多位公募基金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基金在行业头部效应持续影响下,清盘清不清两中小型公募的公募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这些公司旗下相关产品运行也受到很大影响,陷入导致长期以来“重首发、迷你基轻持营”的年内难现象愈发明显,有的基金基金成为“迷你基”。
有基金设定清盘资产
不低于2亿元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超过200只基金清盘。9月份以来又有逾10只产品清盘。《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多数基金清盘的主要原因为“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属于被动清盘。
不过,也有极少数基金清盘的原因是,虽然触发合同要约,但资产净值并非均是低于5000万元。有业内人士表示,基金清盘触发合同要约,主要看合同约定资产规模是多少,有些产品在成立时便将资产规定在5000万元以上,而并不是所有清盘基金均非因“迷你基”才被清盘的。
例如,近日,南方全球精选债券发起(QDII)基金发布清盘公告,因触发合同中约定:“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3年后的对应日,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人民币(美元折算为人民币),基金合同自动终止,且不得通过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延续基金合同期限。”
九泰基金副总裁王泳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基金是否触发清盘条件主要看合同约定,在未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上报整改方案维持运作,除非有些特殊情况需要清盘,例如出现整改期间召开持有人大会投票始终不通过等。
北京某公募相关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近期获批的大多数新产品合同中都规定了“连续5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就会触发自动清盘条款。
迷你基金加速离场
或成趋势
近年来,迷你基金虽然离场有所加速,但从目前还在运行的基金情况看,其数量依然居高不下。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在运行还未清盘的迷你基金数量高达近千只。
王泳告诉记者,近年来,迷你基金数量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子在于,一是行业头部基金公司优势更加明显,中小型公司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占,大公司凭借资源优势在渠道进行销售;二是基金发行渠道的销售考核机制仍然是“重首发、轻持营”,新产品通常在成立3个月后便面临大量且持续赎回压力,持续营销难度较大;三是线上销售占比不断提高,客户群体以趋势性投资者为主,被流量吸引追逐“明星产品”,进一步加剧头部化效应。
迷你基金何以难以清盘?在多位公募基金人士看来,公募对迷你基金的“清与不清”均有顾虑。一方面在于清盘会对新产品营销产生消极效果,另一方面则是迷你基金数量较多也会对新产品申请产生直接影响。
王泳表示,迷你基金持续运行不清盘是行业历来的通行做法,因为每只产品的首发满足2亿元是成立的前提条件,且首发的营销成本相当高,因此,公募机构对迷你基金能保尽保,迷你基金在特定时候也会出现规模攀升的情况。
整体来看,公募对迷你基金的“清与不清”有所犯难,但对于迷你基金的加速离场趋势看法则是一致的。
王泳表示,近年来,监管考虑到新产品审批速度不断加快、老产品合同条款存在瑕疵等原因,相对鼓励行业主动对迷你基金进行清盘。同时,加速迷你基金清盘有助于产品弃陈推新、良性循环。
北京某公募基金人士也表示,现阶段,基金发行数量大幅提升,行业规模快速增长,但基金产品经理管理能力的不平衡现象也凸显出来,例如迷你基金数量偏多问题就比较明显。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基金公司对于产品的发展方向要做出深刻思考,更加审慎合理布局。
(责任编辑:休闲)
- ·三部门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 确保四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 ·日元贬值影响Switch在日销售?任天堂:目前不打算硬件涨价,但盈利形势越来越严峻
- ·国盛金控易主国资后两月更换十高管 近五年累亏近8亿遗留问题待解
- ·韩国与新加坡签署首项数字通商协定《数字伙伴关系协定》,明年初将举办“第一次数字经济对话”
- ·央行:10月末长三角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6.09万亿元 同比增长13.9%
- ·朝鲜外相崔善姬怒批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美国的傀儡
- ·中泰资管姜诚: 对复杂的世界保持警惕 尽可能让惊吓变惊喜
- ·澳门第69届格兰披治大赛车圆满收官
- ·潘功胜: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数据要素”双轮驱动作用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如何借道增强策略ETF获取超额收益?